
承擔違約責任要什么條件
違反合同并不一定會引起民事責任的承擔。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違約當事人才承擔違約責任。構成違約責任應具備以下條件:
1、要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
違約責任只有在存在違約事實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生,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是違約責任的客觀要件。違約行為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拒絕履行。合同當事人拒絕履行合同又稱毀約,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規定的全部義務的情況;
(2)不完全履行,又稱部分履行,指當事人只履行合同規定義務一部分,對其余部分不予履行;
(3)遲延履行,又稱逾期履行,指當事人超過合同規定的期限履行義務的。在合同未定期限的情況下,債權人要求履行后,債務人未在合理期限內履行,也構成遲延履行;
(4)質量瑕疵,是指履行的合同標的達不到合同的質量要求。對質量瑕疵,權利人應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異議,否則,后果自行承擔;
(5)不正確履行,是指合同義務人未按合同規定的履行方式履行義務。
2、違約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
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即有可歸責于合同義務人的原因,違約當事人才能承擔違約責任。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且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違約當事人是否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即只要有違約的事實,即推定違約人有過錯。違約人要否認自己有過錯,必須舉證證明。
3、當事人的違約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都應賠償。
上述四個條件,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基本構成條件,缺一不可。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只要同時具備了以上四個條件,不管是否給對方造成了經濟損失,違約方都必須承擔違約責任。
不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1、不可抗力
根據我國《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具體地說,不可抗力獨立于人的意志和行為之外,且其影響到合同的正常履行。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繁多,一般而言,包括自然災害和社會事件兩種。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對于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合同不能履行,應當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關當事人的責任。但在法律另有規定時,即使發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責任,主要有:其一、遲延履行后的責任。大陸法系民法典大都規定,一方遲延履行債務之后,應對在逾期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所致的損害負責。我國《合同法》第117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此外,對于不可抗力免責,還有一些必要條件,即發生不可抗力導致履行不能之時,債務人須及時通知債權人,還須將經有關機關證實的文書作為有效證明提交債權人。
2、債權人過錯
債權人的過錯致使債務人不履行合同,債務人不負違約責任,我國《合同法》對此有明文規定的有第302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于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對承運人采取了特殊的嚴格責任原則[6]。我國《民用航空法》第124條及《鐵路法》第56條亦有相關規定。第311條(貨運合同):“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70條(保管合同):“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并且未采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等。
3、其他不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
主要有兩類:第一,對于標的物的自然損耗,債務人可免責。這一情形多發生在運輸合同中。第二,未違約一方未采取適當措施,導致損失擴大的,債務人對擴大的損失部分免責,我國《合同法》第119條內容:“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綜合以上介紹,合同違約承擔違約責任要符合合同中規定的相關條件。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承擔違約責任要什么條件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一、什么情況下房屋居間合同違約無需承擔責任 一方如果有正當理由造成買賣合同不能簽訂,則應當解除居間合同,退還定金,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所謂正當理由因具體案件而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以下這些應當被認為是正當理由: 1、居間合同中記載的重要...
合同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1、有違約事實。違約事實就是指當事人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是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 (1)不履行合同義務是指合同義務到了履行期當事人根本不履行義務,如不按時合同交付貨物...
一、合同到期后未履行是什么責任合同履行雙方協商不成的,可起訴至法院要求對方履行合同義務,并承擔違約責任。合同中未約定違約責任條款,不等于當事人不承擔責任。違約責任條款可依約而定,也可依法適用。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
違約責任和締約過失責任有什么區別1、責任形成條件不同。從責任形成條件上來看,違約責任是違反有效合同而產生的責任,它以合同關系的存大為前提條件。而締約過失責任則適用于合同訂立中及合同不成立、無效和被撤銷的情況下。所以區分違約責任與締約過失責任...
1、逾期交付房屋逾期交房是指開發商在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未交付房屋,這是目前存在的最普遍問題。很多購房者雖然明知開發商逾期交付房屋,并且沒有任何免責事由,但因為可以要求的違約金很少或因為違約時間不是很長就沒有主張,這實際是對開發商違約行為的一...
先違約抗辯權的意思 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昆明一家旅行社與江蘇無錫一家旅行社合作作團,雙方約定,由**旅行社將其組織的赴滇旅游團交給昆明的旅行社接待,接團前先預付一部分團款,其余團款俟旅游團離滇的當月底前付清。有一個70余人的旅游團出行時正值...
對于違約金的適用,有法律規定,沒有法律規定,看雙方有沒有約定。沒有法律法規的,只能適用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等其他違約責任。逾期付款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對方損失的責任。根據《合同法》第114條...
開發商在購房合同上有約定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開發商的違約責任只要超過一天,那么就是要按照購房合同上的約定來支付違約責任,如果開發商不賠付違約金的話,那么可以起訴開發商,讓開發商賠償違約責任。逾期交房的違約金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開發商在逾期交房...
違約責任能夠免除嗎違約責任免責,是指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因出現法定的免責條件或者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導致合同不履行的,合同債務人將被免除合同履行義務。1、約定的免責合同中可以約定在一方違約的情況下免除其責任的條件,這個條款稱為免責條款。免責條...
當開發商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交房時,將按兩種方式處理: 1。雙方在購房合同中約定逾期交房。比如在一定期限內不能交房,開發商每天要支付一定的違約金;超過一定期限,買方可以終止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開發商未能催告買受人的,買受人應當在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