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有哪些,如何如何處罰
國家保護的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主要包括: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筑;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以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由于文物較為稀有且年代久遠,有的本身又很脆弱,容易被毀損,所以應當更加珍惜和愛護。名勝古跡,是指可供人們參觀游覽的著名的風景區以及雖然沒有被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也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建筑、雕刻、石刻等歷史陳跡。 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刻劃,就是在文物、名勝古跡上面用各種硬物(包括筆、尖石塊、各種金屬等)刻寫、鑿劃的行為。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在游覽觀光文物遺址或者名勝古跡時,常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鴉或者刻畫,使本來莊嚴古樸的文物或者古建筑被刻劃得傷痕累累。二是涂污,就是在文物、名作古跡上進行涂抹的行為。如在古建筑上張貼廣告、宣傳品或者往古建筑上潑灑污物、亂涂亂畫等行為。三是以其他方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如在古建筑上釘釘子用以懸掛物品、未經許可私自拓印古跡碑文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是故意,而是出于過失,如不小心將污物、油漆等濺灑到文物或者古建筑上的,不屬于故意損壞行為,不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這一規定予以處罰。 對于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了兩檔處罰。其中“情節較重的”,是指刻劃、涂污等行為,給文物、名勝古跡造成較嚴重的損害的,或者屢次進行刻劃、涂污,經教育拒不改正的。如果故意針對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進行刻劃、涂污等行為,造成珍貴文物損毀的,或者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相信您一定對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有哪些,如何如何處罰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或者特殊,以上沒有完全解答您的問題,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有律師為您提供更加專業的答復。
概念 故意損毀文物罪(刑法第324條第1款),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明知是國家保護...
概念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刑法第328條第2款),是指盜掘國家保護的...
一、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辯護詞1、首部。首行要寫明標題。2、正文。在具體制作法庭辯護詞時,分兩段。(1)第一,向法庭說明出庭行使辯護權的根據。第二,向法庭講明辯護發言的根據。第三,簡要但明確地概述辯護人對案件的基本看法。(2)第一,從控訴方對...
概念 過失損毀文物罪(刑法第324條第3款),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過失損毀國家保...
是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違反了社會治安處罰法。 根據《社會治安處罰法》規定: 第六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刻劃、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
概念 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刑法第325條),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
1.《風景名勝區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風景 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 收違法所得,并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采...
概念 倒賣文物罪(刑法第326條),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
概念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刑法第328條第1款),是指盜掘具有歷史、藝術、文...
1.破壞公物 的法律法規是如何制定的 破壞公物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關于破壞公物的規定: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