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名譽侵權答辯狀范本
答辯人:重慶XXX有限公司
南京XXX有限公司訴答辯人名譽權爭議糾紛一案,答辯人做如下答辯:
答辯人作為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網絡方面的公司,為網民提供交流的平臺。發帖人在答辯人經營的移動通信網站上發表了《南京XXX有限公司(南京XXX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樣?》的文章,答辯人于2014年9月收到貴院的訴訟材料之后,考慮到該網帖涉及到訴訟,故刪除了該網貼。
原告所稱其委托律師向答辯人提出過交涉,但是答辯人并未收到任何原告及原告律師的書面函件或者電話告知,原告向法院提供了名為《關于刪除網貼的律師聯系函》的證據,答辯人的郵箱沒有收到該律師聯系函,即便答辯人收到該律師聯系函,依據《中華人民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律師承辦業務,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托,與委托人簽訂書面委托合同。該律師聯系函中表明,“江蘇XXX律師事務所特指派本律師”,既然是律師事務所作為主體發給答辯人的函件,而落款處并無律師事務所的電子蓋章,因此答辯人無法確定該律師聯系函的真實性。同時,答辯人也無法確信江蘇XXX事務所是否接受了原告的委托發函。答辯人不能因為一份來源不明,不能判斷其真實性的律師聯系函而侵害網民言論自由的權利,刪除網貼。
在收到貴院的訴訟材料之后,答辯人向發帖人進行了核查,發帖人向答辯人提供了原告與發帖人之間的郵件往來,用以證實網貼所載內容的真實性。再者,答辯人也進行了網絡實名制,要求發帖者提供了相應證據,已經盡到了法律規定的責任。作為提供網絡平臺的答辯人無法判斷原告與發帖人之間誰是誰非,需要司法機關的認定。
從發帖人提供的工資單表明,2013年2、3月份,原告發放給發帖人的工資是1200元/月,而根據寧人社(2012)191號《關于調整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的規定,從2012年6月1日期,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320元/月。發帖人于4月5日辦理離職,7月2日原告才結算其2、3、4月份的工資,根據《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在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另外,答辯人了解到,原告未與發帖者簽訂勞動合同。以上都說明原告違法勞動法的規定,苛刻對待發帖者,該員工在答辯人經營的網站發帖,屬正常維權,沒有夸大、捏造事實,沒有侵害到原告的權益。
答辯人注意到發帖人在網貼中發表了少許不和諧的詞語,這或許是發帖人出于對原告所作所為的不滿而發泄。發帖人的用詞不當,并沒有對原告造成任何危害結果,應屬于道德規范的范疇,同時答辯人注意到,發帖人所用的不當用詞的主語并非原告,而是朱*剛,原告并未適格的主體。
綜上所述,答辯人依法經營網站,盡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應盡的義務,未損害到原告的權益,未對原告造成危害后果。發帖人向答辯人提供了相關證據證明網貼內容的事實依據。原告未通知答辯人刪除網貼,也未向答辯人提供網貼內容存在夸大、捏造事實的證據。答辯人在現有的證據基礎之上,不能隨意刪除網貼,進而影響合法信息的自由傳播,不利于互聯網的發展。答辯人請法院依法判決此案,維護答辯人的合法權益,維護言論自由。
此致
建鄴區人民法院
答辯人:
年月日
小編提醒,網絡名譽侵權因為十分普遍,有的人也不放在心上,因此造成了網絡名譽侵權現象十分嚴重。如果遇到網絡名譽侵權問題,一定要及時了解相關情況,利用法律知識,使用法律手段來捍衛自己的權益。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聊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一、網絡言論侵權要到哪個法院起訴 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對于侵權案件的地域管轄,秉持的原則是:侵權行為地、被告住所地。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為了對侵權行為...
轉自:中國司法案例網名譽權侵權糾紛中,誹謗是侵害名譽權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本案中,法院很好地把握了誹謗的認定,具有很典型的意義。案情摘要原告戴娃麗訴稱:原告居住銀灘期間曾多次報警,乳山市公安局接警后,制作了接處警登記表。其中2015年5月28...
案情簡介: XX建筑公司(下稱XX公司)承攬了X建設工程,并將其中的勞務分包給李青(化名)。李青因為工程質量以及工程款支付問題,與XX公司產生糾紛,并于2016年春節前組織人員以討要農民工工資的名義到政府主管部門上訪。政府主管部門為維護...
由于很多侵犯名譽的行為為口頭方式,證據保全較難,以往司法實踐中,較少遇到侵犯名譽權案件。法院立案的名譽權案件比較多的是媒體侵權。 而由于網絡的特征,網絡侵犯名譽權的行為一般都能對證據進行保全,因此網絡名譽權侵權案件逐年增多。 先來看看,現...
我認為,舉報不實,侵害了您的名譽權,您可以把調查機構列為被告,向當地的區縣級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在被告答辯和參與庭審時,被告一般會提供舉報材料,披露舉報人;在這個時候,您可以追加舉報人為共同被告。 我認為...
網絡侵權糾紛案件的管轄地怎么確定被侵權人住所地屬于侵權結果發生地。被侵權人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間接侵權行為提起訴訟,應依據民事訴訟法有關侵權行為的管轄規定來確定,其中可以侵權結果發生地的人民法院來管轄。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間接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
關于名譽侵權的法律規定,除《民法通則》第101 條作原則性規定外,最高人民法院曾兩次作出具體的司法解釋,一是1993年8月7日作出《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二是1998年7月14 日作出《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
一、 網絡造謠的危害是什么?網絡造謠的危害主要有:1.網絡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群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為不誠實的人的斗爭的手段和工具;2.可以使原來比較穩定的人際關系變得互相猜疑、傾軋、緊張...
1,侵害名譽權的最基本要件是看受害人的社會評價是否降低。侵權人用語言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或者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致使受害人社會評價降低的,應認定屬于侵害名譽權行為。2,認定構成侵害名譽權,還應當...
您好, 可以。在網絡上侮辱誹謗他人要負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