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中國司法案例網
名譽權侵權糾紛中,誹謗是侵害名譽權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本案中,法院很好地把握了誹謗的認定,具有很典型的意義。
案情摘要
原告戴娃麗訴稱:原告居住銀灘期間曾多次報警,乳山市公安局接警后,制作了接處警登記表。其中2015年5月28日接處警登記表處警情況載明:疑似抑郁癥;2015年7月接處警登記表處警情況載明:患有抑郁癥;2015年8月13日接處警登記表處警情況載明:系一名精神異常、思維混亂、言語不清的女子;2016年1月13日接處警登記表處警情況載明:戴娃麗精神有問題。
原告認為被告侵犯自己的名譽權。
原告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被告誹謗原告的名譽權給予書面平反,并賠禮道歉;2、判令被告侵犯原告肖像權的光盤依法當面消除。
被告乳山市公安局辯稱:原告戴娃麗訴銀灘派出所接處警時執法錄像侵犯了其肖像權,在制作接處警登記表、行政訴訟答辯狀時侵犯了其名譽權,民事法律調整的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本案中,銀灘派出所是在履行接處警職責、行使行政訴訟權利過程中與戴娃麗產生的上述爭議,所以本案不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爭議焦點
1.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權與名譽權; 2.被告的行為是否屬于誹謗。
裁判要點
1.自然人的名譽是對自然人道德品質方面好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自然人對其道德品質方面評價享有的權利,對這種社會評價的貶損才導致對自然人名譽權的侵犯,而誹謗是指捏造虛假事實并予以傳播,致使他人名譽減損的行為。 2.本案中但接處警登記表系公安機關內部保存資料,不對外公開,同時行政訴訟答辯狀亦不對外公開,社會大眾并不知曉,這兩種材料均不會導致社會大眾對當事人的社會評價降低。故對原告要求判令被告誹謗原告的名譽權給予書面平反,并賠禮道歉之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案號:(2017)魯1083民初4294號 審理法院: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人民法院主審法官:汪超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它為人們自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凡敗壞他人名譽,損害他人形象的行為,都是對名譽權的侵犯,行為人應負法律責任。公民...
明星名譽權遭到侵犯如何處理 看是否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文章反映的問題是否屬實;二是有無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 【事件經過】 2015年4月20日,卓-偉在其微博上分享全民星探發布的名為[獨家]章子怡*峰領證蜜月會友婦唱夫隨的文章,并標題為賭壇先...
指導案例143號北京蘭世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黃曉蘭訴趙敏名譽權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2020年10月9日發布)關鍵詞民事/名譽權/網絡侵權/微信群/公共空間裁判要點1.認定微信群中的言論構成侵犯他人名譽權,應當符合名譽權侵權...
一、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一) 侮辱行為所謂侮辱,是指故意以語言、文字、暴力等手段貶損他人人格,從而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具體分為三種情形:第一,暴力侮辱。即對受害人施以暴力直接損害受害人的人格尊嚴;或 者以暴力相威脅,迫使受害人違背自己的...
網絡上由于很多社交都不需要實名制,因此很多人都會隨意謾罵他人,尤其是很多明星遭遇黑粉惡意辱罵的情況很多。那么網絡辱罵他人怎么處罰? 問題一:侵犯的是肖像權嗎?還是姓名權?還是什么權利?要承擔什么責任? ...
您好,誹謗罪是屬于告訴才處理的,一般來說,中國有關網絡誹謗的民事侵權成立,須具備以下個要件:1、要有損害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為通過網絡傳播了有損特定人名譽的文字、圖片或語言。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傳播...
提起侮辱罪,可能大多數人都以為所謂的罵人就是侮辱罪了,但實際上侮辱罪并非單純指言語上的侮辱。所謂的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提起侮辱罪,可能大多數...
一、網絡名譽權的主體及侵犯內容有哪些 (一、)公民名譽權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全力以赴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卻有一些肆意詆毀、侮辱、誹謗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言論出現,造成消極、負面的社會影響。行為人這類侮辱、誹謗的行為,除了承擔可能的刑事責任,還會承擔什么民事責任?//權威解答//...
名譽侵權會造成什么影響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