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很多侵犯名譽的行為為口頭方式,證據保全較難,以往司法實踐中,較少遇到侵犯名譽權案件。法院立案的名譽權案件比較多的是媒體侵權。
而由于網絡的特征,網絡侵犯名譽權的行為一般都能對證據進行保全,因此網絡名譽權侵權案件逐年增多。
先來看看,現行立法中,對網絡名譽權進行規制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法律規定。
以下為有關名譽權的相關法律規定,相信兄弟們肯定眼花繚亂,雙眼發澀,但是沒有辦法,這些規定是涉及名譽權糾紛的必備知識,能使諸位可能獲得利益或逃避法律追究的法寶,還請仔細閱讀。
由于目前中國的法律規定中還沒有關于網絡名譽權的具體規定,所以法院對網絡名譽權的法律適用是依據已有的普通名譽權法律規定、司法解釋以及相關的涉及網絡名譽權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主要有以下規定:
1987年《民法通則》第101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實行)》第140條的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承擔形式規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0條和第134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鍺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對于侵權人不執行生效判決,不為對方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侵權人拒不執行生效判決,不為對方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報等方式,將判決的主要內容和有關情況公布于眾,費用由被執行人負擔,并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02條第六項的規定處理。
因在一起車禍后拒絕賠償,肇事者黃淑芬被稱為教科書式老賴,隨后,黃淑芬以律師岳屾山等傳播相關視頻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6月18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該案進行一審宣判,判決黃淑芬對于岳屾山和微夢創科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均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
網絡造謠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根據網絡謠言的內容和侵犯的客體性質不同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各有不同,而有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在網絡上編造謊言、虛構事實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因過錯而對他人的民事權益造成侵害的行為,...
一、網絡發布不實信息是否侵權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網絡上發布不實的信息,對他人進行詆毀損害名譽權的,是屬于侵權的行為,要承擔侵權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
1.隨意傳播,造謠,毀壞公司名聲,法律怎么規定的 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了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可以起訴到法院。你可能會問不知道誰誹謗的 到底該起訴誰...
案情簡介: XX建筑公司(下稱XX公司)承攬了X建設工程,并將其中的勞務分包給李青(化名)。李青因為工程質量以及工程款支付問題,與XX公司產生糾紛,并于2016年春節前組織人員以討要農民工工資的名義到政府主管部門上訪。政府主管部門為維護...
一、網絡名譽權侵權怎么確定被告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網絡侵權的被告一般是實施侵權行為的網絡用戶,也可以是網絡服務提供者,網絡用戶沒有采取措施制止侵權行為的,承擔連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網絡侵權責任】網絡用戶、網...
您好, 可以。在網絡上侮辱誹謗他人要負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
造謠生事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網絡謠言是侵權行為嗎如果侵犯他人名譽權,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謠傳一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國家利益的,通常要承擔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要承擔刑事責任。比如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編造爆炸威脅、生物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