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民工的不斷增多,勞動爭議仲裁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多。大家依靠勞動仲裁委員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問題以及具體的爭議仲裁程序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勞動爭議仲裁的相關資料供大家提供參考。
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聘任、解聘專職或者兼職仲裁員;
(二)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三)討論重大或者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 (四)對仲裁活動進行監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辦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第二十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設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應當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曾任審判員的;
(二)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三)具有法律知識、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或者工會等專業工作滿五年的;
(四)律師執業滿三年的。
二、仲裁程序的一般規定
第五條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尚未建立工會的,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產生的代表依法申請仲裁。
第六條 發生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勞動者可以推舉三至五名代表人參加仲裁活動。第七條 代表人參加仲裁的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仲裁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仲裁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八條 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依法將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
第九條 勞動者與個人承包經營者發生爭議,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應當將發包的組織和個人承包經營者作為當事人。第十條 在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一方當事人通過協商、申請調解等方式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的;
(二)一方當事人通過向有關部門投訴,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等方式請求權利救濟的;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的。
第十一條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勞動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實際工作場所地,用人單位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注冊、登記地。用人單位未經注冊、登記的,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所在地。案件受理后,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發生變化的,不改變爭議仲裁的管轄。多個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發現已受理案件不屬于其管轄范圍的,應當移送至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并書面通知當事人。對上述移送案件,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本仲裁委員會管轄,或仲裁委員會之間因管轄爭議協商不成的,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仲裁委員會主管部門指定管轄。
第十四條 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應當在答辯期滿前書面提出。當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撤銷。
第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庭審辯論終結前提出;當事人在庭審辯論終結后提出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撤銷。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仲裁委員會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處理,但因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以及仲裁程序的規定,以勞動法為依據,較為詳細的闡述了勞動爭議仲裁的具體流程,勞動爭議仲裁作為解決勞動爭議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手段,被大家廣泛應用。但是,現實中關于勞動仲裁還存在很多不可預料的方面,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瑞律聊城律師。
內容摘要ICSID裁決撤銷程序是ICSID仲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ICSID仲裁區別于其他仲裁的關鍵所在,更是對國際經濟爭端解決機制的重大發展?!度A盛頓公約》為ICSID仲裁所設置的五項裁決撤銷理由經過長期的實踐,在適用中得到充分闡釋。熟悉...
勞動仲裁應訴的程序是什么(1)當事人申請當事人申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先決條件和必經程序。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必須有當事人的申請,否則,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該案件。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事人,...
一、勞動爭議仲裁未及時送達應該怎么辦 勞動裁決書屬于當日裁決當日生效,如果有執行內容,也可以拿著有效的勞動裁決書要求相關部門協助解決。 當我們遇到了勞動爭議仲裁未及時送達的情況,拿著有效的仲裁書到相關部門去解決就可以了,如果當地的規定的不...
1.勞動仲裁依據的法律法規都有什么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
一、勞動爭議仲裁的結案期限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5次會議通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
工傷鑒定十級法律時效是多久工傷賠償屬于勞動爭議,如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即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開始計算。法律依據:《勞動爭...
涉外仲裁機構屬民間性質。它的仲裁員也由民間推薦選任;對仲裁事項仲裁機構沒有強制管轄權;涉外仲裁機構行使仲裁權的基礎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合意。中國涉外仲裁機構有兩個:一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二是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隸屬于中國...
1.勞動仲裁依據的法律法規都有什么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
勞動仲裁會是勞動爭議的法定前置程序受理和處理機構。里面的工作人員不都是公務員,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 根據勞動部關于頒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