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醫療事故糾紛多久進行尸檢
一般在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尸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尸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尸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尸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第二十九條,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應當自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并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可以向雙方當事人調查取證。
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程序
1、首次醫療事故鑒定由設區的市級地方醫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進行,自受理醫療事故鑒定之日起5日內通知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提交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所需的材料。
2、當事人應當自收到醫學會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交有關醫療事故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醫學會應當自接到雙方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并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3、具體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鑒定開始后先由患者進行陳述意見和理由,再由醫院進行陳述,然后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對雙方進行詢問。必要時,專家還可以現場查看患者病體,進行醫學檢查;
4、專家鑒定組對雙方提供的書面材料、陳述及答辯等進行討論,經過合議,根據半數以上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對鑒定結論的不同意見,要注明。
5、鑒定結束后,將制作成《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其中鑒定結論包括違法違規事實、因果關系、責任程度、事故等級和對患者的醫療護理建議。另外,為保護專家和醫患雙方的利益,醫療事故鑒定過程一般不準許旁聽。
6、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工作。再次鑒定的程序同首次鑒定程序。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醫療事故一般在患者死亡48小時內進行尸檢的,法律上也有相關的規定,鑒定是要經過相關的手續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聊網相關律師。
死亡不做尸檢能不能做醫療事故鑒定法官在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時是非常依賴于醫療司法鑒定的。由于醫療行為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故法院確定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及該過錯行為與醫療損害后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的主要判斷來自于醫學專家的鑒定。那么,在未行尸...
導語患者在醫院死亡后,醫師會出具《死亡醫學證明書》給患者家屬。然而《死亡醫學證明書》只是對患者死亡的醫學臨床診斷,在死因被作為關鍵問題進行審查時,《死亡醫學證明書》不能作為判斷死者死因的診斷。如果要明確死因,必須通過尸檢等檢查。若醫療機構未...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2018年9月13日 國衛辦醫函[2018]79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中華醫學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
一、醫療糾紛中尸檢是必須的嗎醫療糾紛中尸檢并不一定是必須的。如果死亡的原因很明確,或者從病歷上能夠分析出死亡的原因就不一定必須尸檢。醫療糾紛的關鍵是找出醫療過程中的醫療過錯,患者有損害,此過錯與患者損害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如果是因為疾...
一、醫療糾紛如何鑒定為輸液過快發生醫療事故后,如果疑似因輸液造成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由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后可以確定。二、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七條?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
一、醫療過錯需要解剖嗎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之規定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 1、死亡原因明確,醫患雙方沒有爭議,不需要進行尸檢:如果是住院病人,在診治過程...
醫院病房,傳來陣陣哭泣及吵鬧之聲,患者在住院期間因病情突然惡化而不治身亡,家屬因不能接受患者突然猝死的結果而對醫生的診療行為提出種種質疑……由于事發突然,患者病情轉化較快,致使醫生也很難判斷患者的具體死亡原因,種種解釋也難以得到患者親屬的理...
醫療過錯尸檢的必要性 尸檢,又稱尸體解剖鑒定,是指為查明患者死因,運用法醫臨床學、病理學理論與技術對尸體進行檢驗、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闡明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揭示疾病、特殊體質及醫療過錯等因素與死亡的聯系。從法醫臨床學來講,醫生根據患者病情...
患者到醫療機構就醫,如果發生醫療損害,與醫院產生醫療糾紛,患者一方應當如果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筆者從事律師工作多年,代理過數十起醫療損害賠償案例,雖然大多數案例中,患者一方都能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一定的經常賠償,但同時深感患方維...
人民法院是司法機關,無權為當事人創設行為規范,因此,認定醫患雙方在尸檢問題上的義務,離不開對法律、行政法規的解讀,在沒有直接規定的情況下,應當從法條的表述來分析立法者的原意。而尸檢對于醫療糾紛案件的審理有著重要作用,如果醫療機構違反尸檢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