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任何一個征收項目,都應當遵循“先補償、后搬遷”這一法定基本原則。無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還是農村集體土地征收,都要以合法的征收決定或征地批復作為前提。同時,征收方應當履行給予被征收人補償的法定職責。貨幣補償款應當專戶存儲到位,安置措施也應得到明確。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被征收人才能放心的騰房搬遷。這些,廣大被征收人一定已經牢記于心了。但是,你是否聽說過不給補償先搬遷并拆除被征收房屋的情況呢?這樣的征收方式是否合法?遇到這樣的情況,廣大被征收人應該怎么辦呢?
【協議先行搬遷,與“協議拆遷”不是一碼事】
協議先行搬遷,并不是廣大被征收人了解的協議拆遷。
協議拆遷中,拆遷主體不是行政機關,被征收人與建設單位等民事主體簽訂協議。此種協議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締約,很難與行政機關產生法律上的關系。協議拆遷,不受《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約束,不適用法定的征收程序。它在征收與補償的細節安排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只要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就按照協議推進,一手給錢一手拆房。
而這里所說的協議先行搬遷,則是在一個合法的征收項目中,征收方與被征收人簽訂一份先行搬遷拆除協議。約定被征收人先行搬離、交出被征收房屋,并允許征收方先行拆除。協議先行搬遷和協議拆遷不是一碼事,但二者也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二者均未完全依照法定征收程序進行。這就使得被征收人不便行使法定的各項救濟權利,讓維權陷入僵局。被征收人面臨這樣的操作,需要格外小心謹慎地行事,否則自身權益極易遭受損失。
試想,先行搬遷拆除協議一旦簽訂,被征收人就要騰房搬遷,去等待征收方履行與自己簽訂一份正式的補償安置協議的義務。房屋已經沒了,而安置房的具體地點、面積、層高、朝向等情況都還完全不能確定,等于開了一張白紙給征收方隨意書寫。一旦簽訂了這樣的協議,被征收人的被動情勢可想而知。
【不按套路出牌,暗藏風險與漏洞】
正常的征收項目中,被征收人搬離被征收房屋應當出現在征收后期環節。征收方作出征收補償決定后,若是需要拆除被征收房屋,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先補償、后搬遷”原則是法律予以明確規定的。這一征收原則是保護被征收人補償權益的一道防線。
然而,個別征收方卻違背這一法定原則,采取協議先行搬遷的方法實施征收協議先行搬遷時,征收方僅僅作出了房屋征收決定,還未簽訂補償協議,也未作出補償決定。部分項目中,可能連征收決定都還未作出。被征收人對征收項目的詳細信息、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絲毫不了解。可見,協議先行搬遷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做法,存在著許多潛在的風險與漏洞。
【協議先行搬遷,被征收人將面臨復雜的法律問題】
如果被征收人簽訂了協議,就要遵守征收方設定的協議內容,按期限配合騰房。交出房屋后,征收方將很快拆除被征收房屋。補償還沒有著落,房子卻已經交出甚至被拆除。此時,如果被征收人希望通過各種途徑維權,相較于按法定程序推進的征收項目,將非常困難。
如果被征收人認為補償方案、補償協議內容不合理,再向征收方提出意見,征收方還會接待、聽取、采納嗎?如果被征收人因為某種原因反悔,這份先行搬遷拆除協議能否被人民法院認定無效?如果征收方未能落實之前承諾的一切補償,被征收人又該通過何種途徑救濟?顯然,先行搬遷拆除協議同樣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其無效、可撤銷必須嚴格依據《合同法》的條款去判定。故此,這份協議擺在那里,被征收人再想提高補償數額將變得異常艱難。
【毫無法律依據,如此征收肯定不合法】
協議先行搬遷的目的就是“先拆了再說”,使征收成為既成事實。在個別征收方看來,手握協議就可以避開法定程序了。既不用遵守《土地管理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法規設定的程序,也不用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若是被征收人事后提出異議,征收方就可能提出“被征收人意思自治”、“幫拆”等荒謬的說法。這樣看來,個別征收方創造出這種做法,似乎認為協議能夠給自己拆除房屋的行為找到理由,頗有推卸責任之勢。我們找遍征收領域的法律法規,以及各地方關于征收事務的種種規范性文件,都無法找到關于協議先行搬遷的依據。所以,無論征收方找出什么理由,協議先行搬遷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
最后,在明律師要鄭重提示廣大被征收人,任何類似涉及先行搬遷、先行拆除房屋的協議,堅決不能簽字。此類協議將對被征收人依法獲得征收補償的權益產生重大影響。協議先行搬遷并拆除房屋的做法,完全搞亂了法定征收程序。不合法的征收程序,將削減、剝奪被征收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申請聽證權等各項權利。法律在征收各環節賦予被征收人的救濟權利,也可能完全無處行使。實施協議先行搬遷的項目,個案的具體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很難確定被征收人能否成功維權。關鍵時刻,就法律問題及時咨詢律師的意見,堅持將補償安置落實到位再搬遷,才是你的唯一理性選擇。
文章來源:在明征地拆遷律師(ID:zaiminglaw)
一、注意你是與誰簽訂的補償協議簽訂拆遷協議的第一項內容就要明確征收方與被征收方的主體是誰。一份合法有效的協議內容就是要有適格的主體。根據2020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
洛陽市城市建設拆遷管理辦法 第三章 住宅房屋的安置補償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對在拆遷范圍內有房屋所有權證的被拆遷人給予安置或補償。 同一被拆遷人有兩處以上房屋同時被拆除的,安置房屋應合并計算。 第二十三條...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拆遷搬遷。而在拆遷搬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簽過協議到搬遷多長時間不算逾期的情況。那么,簽過協議到搬遷多長時間不算逾期呢? 根據我國《拆遷法》規定,拆遷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由當地政府制定,并報上...
拆遷補償協議不能簽的情形1、空白協議不能簽被拆遷人要注意以下條款:(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5)搬遷補助費...
導讀:征收補償協議,涉及被征收人的補償數額。如果征收補償協議簽訂不合理,被征收人的利益會遭受巨大損失。而這在征收拆遷實踐中,因征收補償協議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不同程度的折損了被征收人的征收補償費用。那么,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應當怎么簽呢?...
來源 | 拆遷標準指導網 導讀:征收補償協議,涉及被征收人的補償數額。如果征收補償協議簽訂不合理,被征收人的利益會遭受巨大損失。而這在征收拆遷實踐中,因征收補償協議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不同程度的折損了被征收人的征收補償費用。那么,征地拆遷補...
近年來,國家為了大力推進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以及促進城鎮一體化的建設,不得不實施相關征地拆遷的活動,但是就征地拆遷而言,本以為是可以讓老百姓以此改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環境的一個舉措,但在現實實施當中卻往往把老百姓逼上了絕路,讓原本過的比較安...
經濟的高速發展,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的加快,拆遷征地就成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不得已的選擇。其中,拆遷補償是拆遷戶最為關心的事情了。 在征收拆遷中,基本上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即在公布補償方案時,征收拆遷方就開始動員搬遷了。而他們所用的方法就是...
導讀 在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經過了多輪的艱苦斗爭,終于談出了自己滿意的結果。在簽訂協議的最后階段,很多拆遷戶認為已經大功告成。殊不知,在這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往往由于不了解拆遷方的手段而中招,導致前面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根據合同主張賠償上海市有規定 超過規定時間的 加倍支付過渡費我房屋拆遷,簽了十八個月回遷協議,逾期兩年未交房,拆遷部門以簽十八個月合同為由,這兩年不給發過度費協商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拆遷部門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