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據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 二、高法在《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第五條中作了具體規定: 當事人未選擇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 人民法院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時,應根據合同的特殊性質,以及某一方當事人履行......
一、意思自治原則 (一)基本原則 《民法通則》第145條第1款: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1條: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 (二)意思自治原則的例外 《合同法》第126條第2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第8條:(......
發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應當盡可能通過協商或者通過第三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的,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處理涉外經濟合同爭議的實體法適用情況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或者發生爭議后,對于合同所適用的法律已有選擇的,人民法院在審理該項合同糾紛案件時,應以當事人選擇的法律為依據。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可以是中國法,也可以是港澳地......

一、根據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 二、高法在《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
國際合同糾紛一般體現為國際貿易合同糾紛,國際貿易合同在國內又被稱外貿合同或進出口貿易合同,即營業地處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當事人就商品買賣所發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達成的書面協議。若因國際貿易合同引起糾紛,最重要的是確定管轄法院。因國際貿易合同具...
一、根據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 二、高法在《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
一、什么是海事訴訟 海事訴訟是指享有海事請求權的人為了行使其海事請求權,在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或遭受人身傷亡時,向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起訴,海事法院在海事爭議當事人的參加下,按照民事訴訟程序,解決海事爭議的全部活動。 二、海事訴訟涉外性是如何...
涉外合同,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為例,在簽訂時應主要包括如下條款:標的物條款、價格條款、運輸條款、商檢條款、保險條款、支付條款、免責條款或不可抗力條款、法律適用條款、爭議解決條款。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合同當事人往往會忽略了法律適用條款的簽訂。 先...
由于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很大,涉外的民事和刑事糾紛也越來越多,在涉外的民事中有婚姻、財產和知識產權等等。那么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下面由華律網為大家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一、什么是涉外民事關系 涉外民事關系,是指:在民事關系的主體...
1、意思自治原則 協議優先。 意思自治原則例外:以下合同不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股權或者資產轉讓合同; 外資并購中資企業的合同; 外國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
從程序上說,涉外仲裁案件應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8章有關仲裁的規定。從實體上說,涉外仲裁案件的法律適用由仲裁庭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在一般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案中,經常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裁判要點 基本案情 裁判結果 裁判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外國公司,案件具有涉外因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規定:涉外民事關系法律...
看雙方是否已經按照國家規定簽訂了合同,需要一方作出要約,另一方表示承諾合同就可以成立了。 一般說來,當事人一方發出要約,另一方表示承諾,合同即告成立。英美法系國家一般認為,承諾人只要把表示承諾的函電發出,合同即告成立,承諾發出的時間和地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