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斷是否是涉外民商事糾紛的標準有三個。 第一,主體涉外。即作為法律關系主體的當事人是具有不同國籍的自然人、法人。 第二,標的物涉外。即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標的物位于外國。 第三,法律關系的內容涉外。即法律關系據以產生、變更、消滅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國外。...
涉外合同,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為例,在簽訂時應主要包括如下條款:標的物條款、價格條款、運輸條款、商檢條款、保險條款、支付條款、免責條款或不可抗力條款、法律適用條款、爭議解決條款。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合同當事人往往會忽略了法律適用條款的簽訂。 先看一下我國關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的相關規定: 1、涉外合同中若不另做法律選擇,將自動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對外經濟貿易部《關于執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1條規定:目前已經參加公約的國家除中國外,還有美國、意大利、贊比亞、南......
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 (一)涉外合同法律適用概述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往往分屬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國家(或者地區,下同),而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過程可能會涉及更多的國家.由于合同當事人所屬國家的法律及合同所涉及的國家的法律往往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法律適用的問題,即是適用我國法律還是適用外國法律,國際條約或者國際慣例. 與國內合同完全適用我國《合同法》和有關民事法律不同的是,涉外合同由于具有涉外因素,會涉及到國外法律的適用問題.當然,這并不是說,涉外合同不受我國《合同法》和其他有關民事法律的調整.《合同法》作為......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條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買賣合同作為一種典型合同,如果發生糾紛,理應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該條規定確定管轄,即被告住所地與合同履行地法院均可取得案件的管轄權。 另外,《民...
一、根據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 二、高法在《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
1.怎么加強涉外法律工作的重要任務呢 涉外法律工作涉及面廣、環節多、任務重,要全面貫徹 《決定》精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 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提高涉外法律工作水平?!稕Q定》提出,要適應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完善涉外法 律...
1、意思自治原則 協議優先。 意思自治原則例外:以下合同不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股權或者資產轉讓合同; 外資并購中資企業的合同; 外國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
1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是在法庭上出示與案件有關的全部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調查并有當事人進行質證的程序。法庭調查按照下列程序進行:(1)當事人陳述;(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來到庭的證人證言;(3)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發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應當盡可能通過協商或者通過第三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的,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沒...
國際合同糾紛一般體現為國際貿易合同糾紛,國際貿易合同在國內又被稱外貿合同或進出口貿易合同,即營業地處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當事人就商品買賣所發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達成的書面協議。若因國際貿易合同引起糾紛,最重要的是確定管轄法院。因國際貿易合同具...
一、根據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 二、高法在《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