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二章處罰的種類和適用第十條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一)警告;(二)罰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第十一條辦理治安案件所查獲的毒品、淫穢物品等違禁品,賭具、賭資,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應當收繳,按照規定處理。
違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財物,追繳退還被侵害人;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所得款項上繳國庫。第十二條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第十三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第十四條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第十五條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采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第十六條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行。
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第十七條共同違反治安管理的,根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中所起的作用,分別處罰。
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脅迫、誘騙的行為處罰。第十八條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法的規定處罰。
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同一行為規定給予單位處罰的,依照其規定處罰。第十九條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一)情節特別輕微的;(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三)出于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四)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五)有立功表現的。
第二十條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處罰:(一)有較嚴重后果的;(二)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三)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四)六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第二十一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歲以上的;(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第二十二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3]。
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二者的制定機關不同 前者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 后者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 國務院只是行政機關,本來沒有立法權,但是很多情況下由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就某些方面內容進行立法條件又不成熟,這時可以將一部分立法權限授予國務院,讓其先行制定行政法規。
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以后,再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法律制定以后,該項授權終止。所以當治安管理處罰法頒布以后,條例當然廢止。
具體可以參看立法法第二章第一節。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二條是關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追究時效的規定。所謂追究時效是指追究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法律責任的有效期限。追究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責任,必須在本款規定的期限之內;超過了規定的期限,就不能再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追究責任,給予處罰。具體規定如下 :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二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6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治安管理處罰法解釋
為正確、有效地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下簡稱《治安管理處罰法》),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的規定,現對公安機關執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一、關于制止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法律責任問題
為了免受正在進行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違法侵害行為,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但對事先挑撥、故意挑逗他人對自己進行侵害,然后以制止違法侵害為名對他人加以侵害的行為,以及互相斗毆的行為,應當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二、關于未達目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法律責任問題
行為人為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不予處罰。
行為人自動放棄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結果發生,沒有造成損害的,不予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三、關于“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認定問題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一條第二項規定的“初次違反治安管理”,是指行為人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第一次被公安機關發現或者查處。
擴展資料: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適用本法的規定;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適用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航空器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適用本法。
第五條 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一般適用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經審批作出的處理決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相應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二是依法不予處罰的,或者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處罰決定;三是違法行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四是發現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其他違法行為的,在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作出處罰決定的同時,通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辦理治安案件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實主要包括:
1.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是否存在。公安機關處理治安案件的前提是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必須發生,違反治安管理事實已經存在,且有證據證明。否則就無從談及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處理。因此,辦案人民警察必須經過認真、細致的調查,查明確實有證據證明發生了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2.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節。這是案件事實的關鍵所在,也是調查工作的主要要素。
1.建筑工程施工違法行為及處罰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七條規定,建筑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若建設單位未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1.非法轉移危險廢物處罰 關于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的處罰,依實際情況所追究責任不同而有所不同,較為嚴重的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的行為人往往同時被追究三種法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1、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的民事責任 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的民事責...
1.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規主要有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
1.跟水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水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城市供水條例生...
哪些人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于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
1.我國有哪些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和政策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
1.共享單車目前有哪些法律問題 共享模式和車輛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都存在不成熟之處,目前正處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過受制于復雜的城市環境、道路通行條件、政府監管、用戶素質等問題,在實際運營中產生了較多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從其運營和引發...
1.在河道 采砂 有哪些法律法規 規定 1、《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河道采砂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0]322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十九條 國家實行河道采砂許可制度。河道采砂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
逾期繳納土地出讓金的處罰措施有哪些?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土地出讓金逐漸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然而,由于一些土地出讓合同中對于出讓金的繳納時間有明確的規定,一些土地使用者未能按時繳納土地出讓金,從而引起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本文將...
HM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產品#企查查APP顯示,近日,H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新增行政處罰信息。該公司因利用廣告對商品或服務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被沒收違法所得超3萬元,罰款26.02784萬元,處罰單位是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