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案情:
對本案如何處理存在不同意見:
律師分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在司法實踐中,交通肇事案中各方責任的分配,司法機關一般是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來確定。但這種責任認定是否科學、合理有待商榷,尤其是對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責任分配問題。對于交通肇事逃逸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92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可見,對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責任,《條例》進行了法律擬制。筆者認為,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責任和刑法上的責任的本質不同,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場合,交通管理部門只是根據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認定責任,這種認定是出于交通管理的需要,不是刑法上的責任。法院在審理該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不能直接采納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而應根據刑法所規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進行實質的分析判斷。
區分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責任與刑法上的責任是貫徹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解釋》第一條明確規定對于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應 “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法定罪處罰。從《解釋》的立法精神看,對于涉嫌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審判機關應再次對事故責任進行審查、認定,以確定是否滿足交通肇事罪的責任要求。由于刑法上并無責任的法律擬制,作為構成要件的責任認定的基礎應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力,即行為對事故發生所起的作用力。逃逸發生于事故發生之后,當然不是事故發生的原因。因此,逃逸行為不能作為交通肇事罪構成要件之責任認定的依據。
《解釋》第三條也明確交通運輸肇事逃逸行為的刑法評價是以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為前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作為量刑情節,和定罪無關。從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的要求看,人身傷亡事故,死亡人數不滿3人的,行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才構成犯罪。
根據《解釋》第二條第二款第(六)項的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在本條規定的情形下,雖然逃逸行為作為定罪情節,但其也并非構成要件之責任認定的依據。行為人仍應同時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時才成立交通肇事罪。
可見,在刑法上,逃逸行為不論作為定罪情節還是量刑情節,都和事故責任的認定沒有關系。那么,就本案而言,如果事故發生后,管某沒有逃逸行為,還能否認定其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筆者就此案和多名一線的辦案警官交流,他們均表示如果不考慮“逃逸”因素,管某對事故僅承擔次要責任,李某對事故承擔主要責任,之所以作出管某對事故負主要責任的認定,主要是基于《條例》第92條關于責任的法律擬制。
因此,無論從法理還是法律的角度看,對于交通肇事案件的責任認定,都應區分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責任與刑法上的責任,這不僅能夠體現對罪刑法定主義及責任主義原則的貫徹,又能夠避免錯誤裁判,實現法律對人權的保障。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交通肇事案件時有發生,某些犯罪分子在交通肇事以后,不僅不采取措施救治被害人,而且采取非法手段將其帶離肇事現場,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由此轉化為故意殺人罪。對于從交通肇事罪轉化為故意殺人罪的案件,應當如何區分交通肇...
一、交通肇事罪認定 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的性質,如何區分交通肇事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是要闡述的重點,下面,筆者想重點談談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的問題。 (一)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非罪的界限。應著重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看行為人主觀上...
交通肇事罪怎么可以不起訴 交通肇事罪怎么可以不起訴?不起訴,你們在哪里住?有了糾紛你家人愿意過來嗎?已經交代住址了,他為什么不說出真實的信息?出于什么原因不說?這些信息你們都知道嗎?還有你們到底做了什么讓他家人起訴你們?身份證、結...
重大責任事故罪是近年來常見多發的一種犯罪行為,不僅危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國家和群眾財產的重大損失,嚴重地阻礙了企事業單位的正常經營和發展,直接危害到社會的穩定。中國1979年頒行的刑法第131條即有規定,現行刑法第134條又原樣...
交通肇事冒名頂替罪如何進行處罰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者按妨礙公務行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況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這按包庇罪、妨礙公務罪定性。冒名頂替罪觸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冒名頂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
酒后駕車如今已屢見不鮮,酒后駕車已經成為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如何能夠杜絕酒后駕車已經成為一項重大議題,也是擺在交警部門的一大難題。在我國的刑法中,并未有針對酒后駕駛的相關條款,只是在肇事案件中有所提及,具體的刑法條文如下: JI...
1.2020交通肇事逃逸罪認定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
根據法律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涉嫌危險駕駛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拘役并處罰金。 如果因此而發生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交通肇事罪從重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根據過錯責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
交通肇事罪的如何負刑事責任構成交通肇事罪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本條規定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任何人只要從事對機動車船駕駛的,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實際中主要是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包括從事公路交通運輸、水上交通運輸的人員,如車輛、船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