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定時間長:機構人手不足分身乏術
案件數量大:不少機構選擇暫停此類鑒定
鑒定投訴多:兩頭不討好間或遇“鑒鬧”
“本鑒定中心的投訴中有80%的投訴都和醫療損害鑒定相關。”羅斌無奈的告訴記者,“鑒定結果對哪一方不利,哪一方就會有意見,有時候甚至醫方和患方都不滿意。”鑒定結果如對醫院不利,他會找很多專家在法庭上去和你爭,對患方不利時,患方直接無理取鬧騷擾你。
羅斌向記者展示了幾張他被投訴的文件來函,每逢被投訴,他需要把情況再重新描述出來,做出書面解釋,無形中又加大了工作量。然而這種投訴還算是文明的,最怕的是有些患方失去理智,從“醫鬧”變成了“鑒鬧”。
“定醫院過錯高還好一點,要是醫院確實沒過錯,我們定醫院沒參與度(“參與度”指被訴對象在訴訟損害結果的介入程度或所起作用的大小)時,有的患者會非理性地鑒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王慧君對醫療損害鑒定之難發表過看法。
作為國家級鑒定中心,中山大學鑒定中心總是接收到許多疑難雜案,也常碰到“鑒鬧”。
“聽證會上讓專家、醫方和患方一起面對面的談,因為當面談能聽出爭議焦點,兼聽則明,這是比較合理的方式。但是現在很多專家都不愿意在患方面前露臉,因為患方情緒激動會做出很多不理智行為。”羅斌告訴記者。
2016年,羅斌曾請中山大學醫學院放射科的某位教授協同會診,對鑒定案件出具專業意見。哪知當事人找到了該系教授,并三番兩次的鬧,聲稱要拿汽油淋人。這事導致教授家都不敢回,對上班充滿畏懼感。
“我們這種小年輕如果碰到威脅、恐嚇的這類當事人,肯定嚇得不知道如何應對。”作為羅斌的學生和助理陳燕嫦,佩服羅老師身經百戰之余,想起這種事還是心有戚戚然。
還曾有這樣一件事,某起案件的當事人得知鑒定結論對自己不利,便站在該鑒定機構窗臺上要往下跳。被逼之下,鑒定人違心的將鑒定結果修改成對醫方不利。該鑒定人表示,這輩子都不會安心。
“心里一桿秤稱出鑒定對錯,手中一把尺量出鑒定取舍。”針對上述事件,羅斌指出嚴格依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司法鑒定活動、堅守司法鑒定人心中的職業道德、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性。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實務中,醫療損害鑒定還存在著更多深層次問題,如聽證會的必要性:當事人參與度低的話,則醫患雙方存在對鑒定過程不清楚,對鑒定結論不理解;如醫療損害鑒定程序的啟動問題:目前當事人無法啟動鑒定,僅有申請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權利,且被拒絕后再無救濟途徑。
此外,醫學會與司法鑒定中心兩種鑒定模式并存的“二元制”現象,也多為學者詬病。
是否需要強化當事人鑒定程序啟動權?是否將聽證會作為固定程序具體化?以及實行異地鑒定等?相關專家指出,目前,制訂更加科學的醫療損害鑒定制度迫在眉睫。只有改善醫療損害鑒定的運作模式,優化鑒定程序,才能讓這項關乎重大民生的制度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解決醫療糾紛是一個痛苦的問題,但需要在痛苦中往前推。之所以痛苦,就因為醫療糾紛涉及到人身基本權利。”法治廣東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委黨校教授、從事醫事法學研究的宋儒亮博士對此有深刻的認識。
來源:網絡
就要承擔賠償責任 按照原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爭議案件須經醫療鑒定委員會鑒定,構成醫療事故才賠償。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
生病就醫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醫院診療行為不當、患者對醫院治療效果認識不同等原因,醫療糾紛時有發生。那遇到醫療糾紛時該如何處理?在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中當事人又應當注意什么?今天德州市陵城區法院丁莊法庭庭長張勇法官...
亮點一:只要有過錯,有損害,醫療機構就要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因為以往的法律及司法解釋對醫療損害責任的規定...
轉自:法律圖書館 你是否愿意這個女人成為你的妻子與她締結婚約?無論疾病還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她,照顧她,尊重她,接納她,永遠對她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我愿意。 以上,是一段西式婚禮的誓詞。 隨著影視劇鏡頭被我們熟識,成為...
2009年12月14日,臨淄區人民法院以醫療事故罪判決診所大夫張*升有期徒刑1年。 偵查機關依據醫學會的鑒定結論拘留被告,檢察機關也依據醫學會的鑒定結論批捕被告,審判機關卻認定醫學會的鑒定不合法,采用民間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結論判決被告有罪...
醫療過錯致患者損害賠償范圍有哪些 如果醫療行為由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過錯鑒定,結論存在醫療過錯的,則適用《民法通則》及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之規定賠償,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
醫療事故鑒定中如何鑒定過失 現行的有關醫療事故的專門法規,國務院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其第二條對醫療事故作了定義:批量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操作導致功能障礙的...
導讀: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成為解決醫患糾紛的關鍵環節。是不是所有的醫療事故申請,醫學會都會受理呢?并不是的!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醫學會不予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具體情形!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醫療損害責任訴訟非法行醫的認定標準是: 一、 何謂非法行醫 非法行醫是指不合法地從事醫療活動,具體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為。只要行為人違反了這些法...
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并不是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當然證據。是否成為醫療賠償訴訟的證據還取決于法院對該結論的審查以及對全案證據的判斷。司法實踐中,尤其是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往往并不據此判決不賠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