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犯罪包括違法發放貸款罪、騙取貸款罪、貸款詐騙罪、詐騙罪等,合同是否有效,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進行判斷,并不因為一方當事人構成犯罪而必然導致合同無效。
一、 銀行人員職務行為構成違法發放貸款罪,借款合同無效!
二、 騙取貸款構成犯罪,不必然導致借款擔保合同無效。
三、 銀行上級主管領導受賄,不免除借款人的還款義務。
四、 債務人構成騙取貸款罪,保證人不當然免除其責任。
五、銀行按正常手續放貸,借款人被認定騙取貸款罪,未被銀行撤銷的借款合同有效。
六、金融機構員工在借款人騙貸過程中有協助,不必然導致借款合同無效。
七、行為人騙取擔保獲取金融機構貸款構成合同詐騙罪,但貸款合同有效。
八、借款人是否騙保,不影響貸款合同和擔保合同效力。
九、高管以單位名義貸款構成詐騙不免除單位民事責任。
裁判要旨: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單位名義對外簽訂借款合同,將取得的貸款占為己有構成犯罪的,不免除單位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終字第242號“某銀行與某醫療公司等存單糾紛案”,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犯罪(編者注:應為“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在實際當中的應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夷陵支行與宜昌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迅康呼叫醫生有限公司存單兌付糾紛案》(審判長付金聯,審判員張樹明,代理審判員李京平),載《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審判指導案例(4)·金融卷》(2011:255)。
(來源:法務之家)
編前語違約金與賠償金二者能否同時適用,在理論上存在爭議。關鍵在于違約金的性質到底屬于賠償性違約金還是懲罰性違約金。梁慧星教授認為違約金是賠償性的,就不能與賠償金和實際履行并用。王利明教授認為如果合同雙方當事人明確約定違約金具有懲罰性,不具有...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2454號民事裁定書(楊金國、林金坤股權轉讓糾紛再審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認定楊金國與林金坤簽訂的股權代持協議,違反公司上市系列監管規定,而這些規定有些屬于法律明確應于遵循之...
可以起訴對方,但你必須證明一直在討要這筆欠款。因為欠條超過兩年就沒有法律效力了。欠條沒有寫還款日期六年了可以起訴嗎可以起訴。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對于明確約定了還款期限的借條,訴訟時效從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為兩年。...
第一百一十條【非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所謂法律上不能履行,是指履行將會違反法律的規定。如債務人破產時,如果強制...
民間借貸屬于民法范疇當中的合同關系,一方欠錢不還,是違反合同義務的,需要承擔還款責任和違約責任,高利貸也屬于民間借貸的范疇,一般不屬于詐騙。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
現實生活中,為了確保合同得到順利的履行,合同雙方當事人往往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條款。如果當事人不適當履行或完全不履行債務時,則必須按約定的違約金條款給付對方當事人一定數額的金錢或金錢之外的其他財產。即使對方沒有因為另一方的解約而遭受損失,另一...
1.在數額犯中,犯罪既遂與未遂在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犯罪既遂酌情從重處罰——指導案例62號:王新明合同詐騙案本案要旨:在數額犯中,犯罪既遂部分與未遂部分分別對應不同法定刑幅度的,應當先決定對未遂部分是否減輕處罰,確定未遂部分對應的法定刑幅度,...
不執行合同條款合同還有效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法律效應還是有的,如果雙方都沒有履行好自己相應的責任,...
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合同是否繼續有效,應當區別對待。 首先,從維護交易便利和保障交易安全的角度來講,對于純屬財產性質的合同(比如買賣和租賃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的,不應影響合同的效力。 因為,雖然合同相對性原則是合同法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購銷合同到期可以逾期多久失效 - 購銷合同過期了還有效嗎 小標題:購銷合同期限及效力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買賣合同的簽訂越來越普遍。為了保證交易雙方的權益,合同中會規定一定的期限。當合同期限到期后,雙方需要重新商定并達成新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