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2009年度福建省行政執法資格考試(模擬試卷) 第一部分 客觀題 一、判斷題;20分(加入【】中字后為正確的、表示錯誤的原因、表示刪除后正確) 1、任何情況下的行政執法行為都必須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明確規定。
(對) 2、由于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缺乏規定,為了行政管理需要,行政機關在制定其他規范文件時【不】可以作出增加行政管理相對人義務的決定。 (錯) 3、實施行政處罰應考慮與案件有關的事實情節以及被處罰人的態度等因素決定加重或減輕處罰。
(錯) 4、法律、行政法規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錯) 5、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其陳述的事實、理由和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行政機關【不】可以對其加重處罰。
(錯) 6、沒有法律依據的,行政處罰無效。 (對) 7、行政機關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除公告送達外,都應附上送達回證。
(對) 8、除法律、法規、國務院的決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 (對) 9、行政許可申請書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機關可以【應當】向申請人提供。
(錯) 10、行政機關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對) 11、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文本,不可以按規定收取一定的工本費。
(錯) 12、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對) 13、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 (對) 14、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對) 15、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對公務員因違反行政法律義務所給予的職務懲罰,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級】、撤職、開除。 (錯) 16、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錯) 17、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對) 18、人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進行審查。
(錯) 19、行政機關具有行政許可的權利。 (錯) 20、非因法定事由,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錯) 21、行政執法由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非行政機關的組織未經法律、法規授權或者行政機關的合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執法權。沒有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對) 22、法律、法規或規章可以授權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 (錯) 23、法律優先原則要求行政執法機關在行使權利,尤其是影響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具體執法行為,其行為的內容必須依據法律規定作出。
(對) 24、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可以【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錯) 25、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依據(對 26、對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行政判決和裁定,行政機關應當自覺履行。
(對) 27、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對) 28、行政許可申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
(對) 29、國務院有關部委制定的部門規章無權設定一定范圍內的行政許可事項。 (錯) 30、當事人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錯) 31、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和對行政許可事項進行監督檢查,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錯) 32、不服行政機關對【處理行政處分】、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依法【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錯) 3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錯) 34、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當向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法律文書而未送達的,視為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 (對) 35、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能【授權】成為行政執法主體。
(錯) 36、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議案和有關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咨詢。(對) 二、單項選擇題。
30分 1、下列關于行政許可說法正確的是。 C C、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2、經行政復議的案件,行政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訴訟的被告是。A A、行政復議機關 3、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
《行政法學》模擬試題 (一) 一、簡答題 1.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答: 1)行為主體合法。 2)行為權限合法。
3)行為內容合法。 4)行為程序合法。
5)行為形式合法。 2.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
答: 1)根據責任主體的不同,可將行政法律責任分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法律責任、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和行政相對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2)據行政法律責任的功能與目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懲罰性行政法律責任和補償性行政法律責任。
3)根據行政法律責任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財產性責任與非財產性責任。 4)根據確認并追究行政法律責任的國家機關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權力機關確認的行政法律責任、行政機關確認的行政法律責任和司法機關確認的行政法律責任。
3.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征。 答: 1)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的行為。
2)具體行政行為作用對象是特定的,即行政行為的相對人。 3) 具體行政行為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
4) 具體行政行為一般是要式行為,按照法定程序以特定的形式作出。 5) 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可救濟性。
6) 具體行政行為的形式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7) 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具有一次性。
4.行政處罰的原則。 答: 1)處罰法定原則. 2)合理處罰原則. 3)處罰公開原則. 4)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5)保障相對人權利的原則. 6)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5.行政合同的原則。
答: (一)公開競爭原則 1.訂立行政合同要求行政主體事先表示訂立合同的意向及公布合同內容。 2.行政合同在簽訂過程中要求行政主體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各方,讓參與的各方有均等的機會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實力。
(二)全面履行原則 1.全面履行原則是私法上誠實信用原則的延伸。 2.因情況變更導致行政合同的訂立基礎喪失時,全面履行原則將不再發生法律效力,行政合同應當根據法定程序解除。
(三)公益優先原則 1.行政主體若認為行政合同的繼續履行將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發展,就有權變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 2.行政主體對行政合同的履行有監督權。
3.公益優先原則并不否定個人利益的存在和發展。 二、論述題 1.試論依法行政原則。
答: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貫穿行政法律規范之中,指導行政權的獲得、行使及對其監督的基本準則。其內容包括: 1.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由法律設定與依法授予。
2.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必須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規范。 3.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行為無效。
4.行政權力的行使必須遵守法定程序。 5.行政主體違法行政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法學》模擬試題 (二) 一、簡答題(每題10分) 1.行政行為的特征。 答: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的執法行為,具有從屬法律性。
2)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權力的行為,具有單方性。 3)行政行為的強制性。
4)行政行為的無償性。 5)行政行為的服務性。
2.具體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 答: 1)行為主體享有行政職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2)行為主體有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 3)行為產生了法律效果。
4)行為已經作出并為相對人知曉。 3.行政處罰的種類。
答: 1)人身罰。 2)財產罰。
3)行為罰。 4)申誡罰。
4.行政復議的范圍。 答: 1)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
2)對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的復議申請。 3)不能夠提起行政復議的事項。
5.行政程序與行政實體的關系。 答: 1)行政程序是行為的方式、步驟、時限、順序,而行政實體則是行政行為的目的和結果。
2)程序邏輯為實體服務。 3)程序又對實體起作用。
4)程序有其獨立的價值。 5)行政法律實施過程就是行政程序與行政實體的統一過程。
二、論述題 (50分) 試論行政合理原則。 答: 合理行政原則又稱公正、公平原則,它要求行使行政權力應當客觀、適度,符合理性。
其具體含義包括: 1.行使行政權力的動機應當符合法律授予該權力的宗旨。 2.行使權力的行為應當建立在正當考慮基礎上。
3.行使權力的內容和結果應當公平、適度,合理情理,具有可行性。 4.違反合理行政原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江西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試題(B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A 4A 5D 6D 7CC 8B 9C 10A 11A 12A 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C 20A
二、不定項選擇題
1BCD 2BD 3BCD 4BCD 5ABD 6AB 7ACD 8ABCDEF 9ABCD 10ABCD 11ABCD 12 ABCD 13AB 14ABCD 15ABC
三、判斷題
1.對2錯3對4對5錯6對7錯8錯9對10對11錯12錯13對14錯15錯16錯17對18對19對20錯
四、簡答題
1、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結構,行政執法依據的種類可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及有關國際條約。
2、答:行政執法的要件是指合法的行政執法行為應當符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1)行政執法主體必須合法。(2)適用法律、法規和規章要準確。(3)符合法定的程序。(4)符合法定的形式。
五、案例分析
(一)答案:
(1),缺證據的表述.應當表述當事人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事實及其依據.
(2),行政處罰依據引用不準確.應當表述為"第三十五條第(二)項".
(3),在"本機關決定"之后,缺少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理的表述.
(4),未告知罰款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錯誤告知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應當是六十日.
(6),告知的行政復議機關缺少一個.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還應當告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7),行政處罰主體錯誤.某縣市政管理局執法大隊不是行政處罰的主體.
(二)答案:
1、答案"整治領導小組"決定原大型戶外廣告設置審批手續失效不合法,"整治領導小組"不具備行政許可的主體資格.
2,答案:按受理申請的先后順序決定是否準予設置不合法,作為公共資源配置的行政許可,按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應采取招標拍賣的方式決定是否許可.
3, 答案:原大型戶外廣告設置者要求補償有法律依據,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機關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給被許可人造成財產損失的,被許可人有權要求行政機關補償.
要想取得律師資格證,現在首先就是要過司法考試:1、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具備國家承認的本科以上學歷,即可報考國家司法考試)。2、通過司法考試后,在律所...
要想取得律師資格證,現在首先就是要過司法考試:1、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 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具備國家承認的本科以上學歷,即可報考國家司法考試)。 2、通過司法考試后...
1.司法考試都涉及哪一些法律,具體到有法律條文的,比如《中華人民共 以下是司法考試所考科目,涉及到必考法律。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
1.求近年自考農業政策與法規試題與答案 只能提供部分的試題,沒有答案。其實你做答案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別人的答案也不是一定的準確。答案都是參考答案。我這里給你一個網址,基本上都有。祝您好運!2003年7月自學考試農業政策與法規試題一、單項...
司法部印發《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工作規則》《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應試規則》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監考規則》 為規范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組織實施工作,規范應試人員應試行為,明確監考人員工作職責,維護公平公正的考試秩序,...
1.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1.制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A)。A.保證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產 C.保護食品經營 D.嚴懲違法行為2.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由(B)負責。A.工商...
1.醫院法律法規考試試題和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寫于每題題號左側。每題2分。1.《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可報上一級政府決定采取必要的緊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D...
1.醫院法律法規考試試題和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寫于每題題號左側。每題2分。1.《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可報上一級政府決定采取必要的緊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D...
1.醫院法律法規考試試題和答案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凳兌炒適紉懷脅醫院法律法規考試試題科室:________姓名:___得分:___________一、選擇題 1、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是指( A、鼠疫、艾...
1.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1.制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A)。A.保證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產 C.保護食品經營 D.嚴懲違法行為2.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由(B)負責。A.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