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不動產物權采取登記要件主義,但登記的不動產物權權利只是法律上的“推定”,并非絕對不可推翻。物權登記不能對抗實際不動產物權人。
《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我國不動產物權采取登記生效原則,登記是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必然要求,實踐中在保護因信賴物權登記而取得不動產的善意第三人的適用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是,在對物權權屬有爭議的當事人之間,登記的不動產物權權利人雖然在法律上推定為真正的權利人,但這種效力只是法律上的“推定”,并非絕對“真正”不可推翻。事實上,如果事實物權人有相反證據證明該不動產權屬登記有瑕疵,是可以推翻這種法律推定,從而維護事實上真正物權人的權益。
以下的案例或者法條,均能說明雖然不動產登記在債務人名下,但由于債務人不是真正的權利人,銀行作為債權人也不能執行。
一、債務人名下的不動產通過離婚協議分割給案外人,該案外人可以通過執行異議程序阻卻法院對該房產的強制執行。
裁判要旨:在金錢債權案件執行中,申請執行人申請執行被執行人名下房產,但該房產早已根據離婚協議分割為案外人所有的,即使該房產仍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案外人仍能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阻卻金錢債權的執行。
裁判理由:
一、現有證據不能證明鐘永玉與林榮達之間存在惡意串通逃避債務的主觀故意,鐘永玉與林榮達解除婚姻關系及有關財產約定的意思表示真實。根據原審查明的案件事實,王光與林榮達之間轉讓股權的時間為2009年9月,王光因該股權轉讓糾紛根據生效判決申請原審法院對訴爭房產進行查封的時間為2013年6月,此時訴爭房產登記在債務人林榮達個人名下。鐘永玉一審中提供的復印自上杭縣檔案館的《離婚登記申請書》、《離婚協議書》、《審查處理結果》等三份證據,能夠證明鐘永玉與林榮達兩人于1996年7月22日達成的《離婚協議書》已明確將夫妻雙方共有的訴爭房產歸鐘永玉及其子女所有。上述《離婚協議書》系鐘永玉與林榮達兩人雙方自愿達成,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兩人亦已依該協議并經行政機關批準解除婚姻關系,故一審法院認定該離婚協議合法有效,并無不當。由于該《離婚協議書》簽訂時間(1996年7月)在先,法院對訴爭房產的執行查封(2013年6月)在后,時間上前后相隔長達十幾年之久,林榮達與鐘永玉不存在借離婚協議處分財產逃避債務的主觀惡意。據此,鐘永玉與林榮達在離婚協議中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行為亦屬有效。王光上訴認為鐘永玉與林榮達之間的離婚協議屬惡意逃避債務的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于鐘永玉對訴爭房產的請求權的內容問題。根據《上杭縣私有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書》、杭房權字第06072號《房屋所有權證》及杭國用(1997)字第4468號《國有土地使用證》等證據可知,訴爭房產的用地面積為172.8平方米。由于鐘永玉與林榮達簽訂《離婚協議書》時,訴爭房產尚未辦理門牌號碼也未測量其實際面積,因此,鐘永玉與林榮達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建在上杭縣城關和平路的面積一百七十三平方米(尚未辦理門牌號碼)的房屋歸女方及女方所生子女所有”,該約定的內容即應解釋為訴爭房屋的全部而非其中的173平方米歸鐘永玉及其所生子女所有。尤其是,在《離婚協議書》簽訂之后,鐘永玉及其所生子女也一直實際占有、使用了訴爭房屋。因此,王光上訴以鐘永玉僅對訴爭房屋的173平方米部分享有請求權、人民法院不應停止對該房屋其他部分執行的主張不能成立。
三、由于《離婚協議書》并不存在惡意串通逃避債務的問題,且鐘永玉對案涉全部房產享有請求權,因此,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是,鐘永玉依據《離婚協議書》對訴爭房產享有的權利是否足以排除執行。 在法律適用上,應當看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是針對執行程序中當事人提出執行異議時如何處理的規定。由于執行程序需要貫徹已生效判決的執行力,因此,在對執行異議是否成立的判斷標準上,應堅持較高的、外觀化的判斷標準。這一判斷標準,要高于執行異議之訴中原告能否排除執行的判斷標準。
由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至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就應當在如下意義上理解,即符合這些規定所列條件的,執行異議能夠成立;不滿足這些規定所列條件的,異議人在執行異議之訴中的請求也未必不成立。是否成立,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異議人所主張的權利、申請執行人債權實現的效力以及被執行人對執行標的的權利作出比較后綜合判斷,從而確定異議人的權利是否能夠排除執行。
在本案中,鐘永玉與林榮達于1996年7月22日簽訂《離婚協議書》,約定訴爭房產歸鐘永玉及其所生子女所有,該約定是就婚姻關系解除時財產分配的約定,在訴爭房產辦理過戶登記之前,鐘永玉及其所生子女享有的是將訴爭房產的所有權變更登記至其名下的請求權。該請求權與王光的請求權在若干方面存在不同,并因此具有排除執行的效力。
案件來源:最高院2016年1月10日作出(2015)民一終字第150號民事判決書。
二、買受人可以對已購買但登記在被執行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名下的商品房提出執行異議,以阻卻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 金錢債權執行中,買受人對登記在被執行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名下的商品房提出異議,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權利能夠排除執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簽訂合法有效的書面買賣合同;
(二)所購商品房系用于居住且買受人名下無其他用于居住的房屋;
(三)已支付的價款超過合同約定總價款的百分之五十。
三、買受人可以已購買但登記在被執行人(非開發商)名下的不動產提出異議,以阻卻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八條 金錢債權執行中,買受人對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提出異議,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權利能夠排除執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簽訂合法有效的書面買賣合同;
(二)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合法占有該不動產;
(三)已支付全部價款,或者已按照合同約定支付部分價款且將剩余價款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交付執行;
(四)非因買受人自身原因未辦理過戶登記。
四、登記在債務人名下,但產權已被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改變的,銀行也不能執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在分割共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等案件中作出并依法生效的改變原有物權關系的判決書、裁決書、調解書,以及人民法院在執行程序中作出的拍賣成交裁定書、以物抵債裁定書,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二十八條所稱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
綜上,雖然房產登記在債務人名下,但因實際權利人與登記人不一致,在上述特殊情況下,銀行作為債權人也不能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法〔2012〕15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現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
民商事案件執行中,很多被執行人通過各種方式逃避執行,有的在事前就作出預防,將財產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或配偶名下,人為的造成執行難,那么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與其收入明顯不相稱的較大數額存款,登記在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或者登...
民商事案件執行中,很多被執行人通過各種方式逃避執行,有的在事前就作出預防,將財產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或配偶名下,人為的造成執行難,那么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與其收入明顯不相稱的較大數額存款,登記在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或者登...
2018年6月,江蘇高院就執行中的疑難問題,給出解答,包括對于無證房產以及集體土地上的建造的房產、被執行配偶名下的財產是否可以執行問題,以及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財產是否可以執行的問題給出統一的解答,值得學習和借鑒。▌附:江蘇高院的詳細操作指引江...
1、具體看情況的。父母所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理應由家庭共同財產來償還;將房產買到兒子名下拒不還債涉嫌轉移財產損害他人利益,這種情況是可以執行的。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一般情況下,登記權利人即推定為實際權利人,但有證...
案情回顧張某與趙某系夫妻,兩人于2011年離婚,離婚協議約定東方名城房屋歸張某所有。離婚后,雙方一直未辦理該房屋產權變更登記。2016年,趙某的好友呂某向揚州某銀行借款25萬元,趙某為呂某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借款期限屆滿后,因呂某未歸還借款...
裁判要旨1.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中,原告(執行異議申請人)請求排除被告對自己及配偶(被執行人)名下的房產執行,人民法院依法應當按照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相關規定加以審理,認定案涉執行財產是否足以排除執行。至于原告的 配偶(被執行人)所負的債務系...
裁判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是關于執行程序中當事人提出執行異議時如何處理的規定。由于執行程序需要貫徹已生效判決的執行力,因此,在對執行異議是否成立的判斷標準上,應堅持較高的、外觀化的判斷標準。這...
1、沒有房產證的房屋,法院也可以進行拍賣。 2、法院在拍賣前,應當告知競拍人該房屋沒有房產證的事實,及法律風險。如果競拍人愿意承受的,可以參加競拍。競拍成功后,法院以房屋的現狀交付給買受人。由買受人自行負責房產證的辦理事宜,不能辦理的,...
【案情】 張先生向劉女士借款未還被訴至法院,2015年1月6日法院對張先生購買的已辦理預告登記,但未辦理所有權登記的商品房進行了訴前保全。2015年6月2日,劉女士與張先生自愿達成調解協議,后因張先生逾期未履行生效調解書所確定的義務,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