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險公司會計制度。
3、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
4、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關于深化企業會計核算的制度改革、實施會計準則的意見。
5、會計處理規定。關于企業處理期初庫存納稅問題有關會計核算的通知。關于將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關于上市公司利潤分配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關于上市公司會計處理補充規定的通知。
6、其他會計制度。財政部關于彩票發行與銷售機構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關于修改事業單位事業支出核算內容的通知。財政部關于印發《保險公司投資聯結產品等業務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你好,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 回答: 現在考試時全國題庫,庫容量超大,財經法規邊邊角角都有題目。
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報班建議選擇網校方式,試想:(1)先試聽后選擇,無風險;(2)能隨時隨地學習,碎片時間均可以充分利用;(3)家庭教師伴你左右,家教式一對一輔導答疑。(4)而面授班,風險大,運氣好,心想事成,運氣差,一事無成。
(5)面授,不僅受車馬勞頓之苦,且一步聽不懂,步步聽不懂,老師上完課就走人,遇到問題想問,不太可能。 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專做會計領路人,扎扎實實做培訓,過程規范,要求嚴格,視頻通俗易懂,有同學稱老師為:會計翻譯官(會計專業術語翻譯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
會計證448元輔導包通過,具體措施:商討學習計劃,全程答疑,全程監督,一步一腳?。?(1)措施一:商討學習計劃,落到實處 根據每一位同學學習時間及備考時間,倒推出詳盡且可執行的學習計劃:落實每一天做什么,做多少,每一章學幾天等,一旦確定下來,需要嚴格執行。計劃有一定彈性,如果覺得哪一章不太好,多花一點時間或微調。
計劃制定后立即就有緊迫感。 (2)措施二:全程答疑,學習無憂 最好準備能會話的耳麥,遇到問題就問,盡可能語音答疑,這樣速度快,效果好,一定要多問。
(3)措施三:全程監督,想偷懶都不可能 要求同學每天要匯報學習進度,章節練習需截圖匯報。匯報方法:計劃到哪,實際到哪了,與計劃相比,快了多少還是慢了多少。
完不成進度,要嚴厲批評 ,不留情面。 (4)措施四:一步一腳印,步步為營 要求每一章章節練習準確率如果達不到80%,不許進行下一章學習,一步一個腳印。
章節練習在我給你的一個壓縮軟件里。 (5)措施五:三輪學習,循序漸進 第一輪,主抓各科基礎知識,要求面面俱到,重在理解; 第二輪,瘋狂做題,由量變到質變,重在舉一反三,做透做精; 第三輪,查缺補漏,輕松考過。
第一輪,視頻是事先錄好的,每一章看完視頻后,看一遍教材,最后做章節練習題??磿?,有利于視頻中容易理解的口語化概念與書面語概念對接,做題,有利于檢測理解的準確度,鞏固知識。
以處理會計事務的各種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會計事務是國家對各種社會組織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分析、檢查的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法規一般包括會計準則、成本核算準則、財務報告制度、會計制度等。
西方國家的會計法規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政府會計法規,由議會或政府制定頒發,如美國1921年公布的《預算和會計法》,1956年公布的《會計和審計法》;日本1947年公布的《會計法》,1948年公布的《公認會計士法》等。另一類為企業會計準則,由政府或會計的職業團體、學術團體制訂。由職業團體或學術團體制訂的準則雖無法律效力,但有權威性。在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先后發布過若干會計準則,成為會計師所遵守的、公認的企業會計工作規范。在日本,企業會計準則,一般由大藏省制定頒布,具有法律效力。此外,許多西方國家在商法、公司法和稅法中還有關于企業會計方面的具有效力的規定。
當代中國執行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于1985年通過、1993年12月29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該法分為總則、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法律責任、附則等6章。除《會計法》外,中國還制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等。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吨腥A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我國會計法律制度體系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和會計規章。其基本構成如下:
(1)會計法律。它是指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總稱,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根據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2)會計行政法規。它是指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經國務院批準發布,制定依據是《會計法》。如,1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1992年12月16日國務院批準,同月31日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以及近期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等具體會計準則。
(3)會計規章。它是指由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財政部就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內容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其職責制定的會計方面的文件,如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等,也屬于會計規章,但必須報財政部審核批準。會計規章的制定依據是會計法律和會計行政法規。如財政部發布的《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憲法和會計法律、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也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上述可知,《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制定其他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
我國第一部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同年5月1日起施行。為了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對會計法作了修改。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對會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審議通過了重新修訂的會計法。重新修訂后的會計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會計法律
本章概述:
本章是歷年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教材中分值較高的一章,而且考生必須高度注意:本章附錄部分也是考試的范圍,并且注意教材后面的附錄大多與《會計法》有一定的關系。
預計本章所占考試分值大概在50%,甚至更高。
【問題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會計法律:
1.由人大及人大常委會制定。只有人大及人大常委會才擁有制定和修改會計法的權限,其他機關無權制定或修改。
2.《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
(是會計的基本法,是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制定依據。)
3.《會計法》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
二、會計行政法規:由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
具體包括(注意多選):
《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國務院財政部根據《會計法》制定,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1.會計規章:由財政部制定,
如:《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帳管理辦法》。(注意多選)
2.規范性文件:由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財政部門制定,
包括:《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注意多選)
特別提示:由于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上面要求大家掌握會計規章,規范性文件各自作為多選把握,還可以結合考核,因為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都屬于國家統一制度。
3.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并公布;
4.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依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準。
5.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可以依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注意總結4和5,其實全國實行統一會計制度的大原則沒有改變;特殊行業,解放軍總后勤部也是依照會計法制定的,不得與會計法,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原則相抵觸,而且要求報財政部門備案。)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注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
關于問題一的考試分析:
1、首先知道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包括那四個方面;(一般掌握)
2、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會計規范性文件各自包括那些。(重點掌握?。。?/p>
其實書后的題你掌握就可以過關了!一、單項選擇題 (下列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
請將選定的答案編號,用英文大寫字母填入括號內。本類題共25分,每小題1分。
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各項中,屬于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是()。
A.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B.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C. 《總會計師條例》D. 《企業會計準則》 2.單位和個人檢舉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屬于()范疇。 A.國務院的行政監督B.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C.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D.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3.根據《會計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出納人員可以兼管的工作為()。
A.稽核工作B.會計檔案保管工作 C.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D.固定資產明細賬登記工作 4.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各單位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應依據()的需要。 A.單位營業收入B.會計人員數量 C.會計業務D.單位的規模 來源:考試大5.下列行為必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法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是()。
A.提取固定資產折舊的記賬 B.未按照規定的方法更正錯賬 C.會計記錄文字采用英文 D.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 A.報批制度B.注冊登記制度 C.備案制度D.考評制度 7.某單位違反《會計法》的規定,強令他人偽造、變造會計資料,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縣級以上財政部門除予以通報外,可以視違法行為的情節輕重對該單位并處()。
A. 2 000元以上20 000元以下的罰款 B. 3 000元以上30 000元以下的罰款 C. 5 000元以上50 000元以下的罰款 D. 5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的罰款 8.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規定,持證人員離開會計工作崗位超過()的應當向原注冊登記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備案。 A. 1年B. 6個月 C. 3個月D. 1個月 9.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對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除對單位負責人依法處罰外,下列各項中屬于對受打擊報復人員補救措施的是()。
A.提升職位B.恢復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C.提升工資級別D.調離工作崗位 10.根據有關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的規定,單位、個人和銀行辦理支付結算必須使用按()統一規定印制的票據和結算憑證。 A.中國人民銀行B.國家稅務總局 C.財政部D.中國銀監會 11.根據有關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的規定,票據出票日期為2005年10月20日的正確填寫格式為()。
A.二○○五年十月二十日B.貳零零伍年壹拾月貳拾日 C.貳零零伍年零壹拾月零貳拾日D.貳零零伍年零壹拾月貳拾日 12.根據有關支付結算制度的規定,存款人根據結算賬戶有法定變更事項的,應于()內書面通知開戶銀行并提供有關證明。 A. 3日 B. 10日 C. 15日 D. 5日 13.周某于2004年9月8日向銀行申請簽發銀行匯票,銀行于當日辦理完畢,把匯票交付給周某,則持票人提示付款的最遲時間是()。
A. 2004年10月8日 B. 2004年11月8日 C. 2005年3月8日 D. 2004年9月8日 14.根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關于現金支票與轉賬支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現金支票可以轉賬,轉賬支票不能支取現金 B.現金支票只能支取現金,轉賬支票只用于轉賬 C.現金支票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轉賬 D.轉賬支票可以支取現金,現金支票不能轉賬 15.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銀行匯票必須記載的事項是()。
A.出票金額B.付款日期 C.付款人名稱D.收款人名稱二、16.根據《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內,向生產、經營地或者納稅義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A. 15日 B. 30日 C. 10日 D. 60日 17.根據《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在外出生產經營以前,持稅務登記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該證明的有效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A. 90天 B. 30天 C. 60天 D. 180天 18.根據《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已開具的發票存根聯和發票登記簿應當保存()。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永久 19.根據《稅收征管法》的規定,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后,發生改變法定代表人、增加注冊資金(資本)的情形,應當辦理()。
A.開業登記 B.停業登記 C.注冊登記 D.變更登記 20.由納稅人依據賬簿記載,先自行計算繳納稅款,事后由稅務機關查賬核實,如有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則多退少補。這種稅款征收方式是()。
A.查定征收B.查賬征收 C.查驗征收D.自報核繳 21.根據《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個體工商戶需要停業的,應當在停業前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停業登記。納稅人的停業期限不得超過()。
A.一年B.半年 C. 90天D. 2年 22.張某大學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自認為在大學所學知識足以應付本職工作,故平時疏于鉆研業務、不加強學習,工作中差錯不斷。張某違背了下列哪項會計職業道德()。
A.提高技能B.客觀公正 C.堅持準則D.強化服務 23.遵紀守法、盡職盡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是會計人。
會計證考試《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串講筆記 第一章會計法律制度第一節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按我國現行法律架構分類; 會計法律來源:考試大采集者退散 會計行政法規1、國務院制定并發布 2、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并經國務院批準發布 會計制度 會計地方法規區域地方名稱 二、按內容分類:綜合、核算、人員、監督、中介機構、其他 核算:和會計核算有關的系列法律、法規等 人員;涉及到會計人員專業方面的管理 監督:《財政部實施會計監督辦法》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來源:考試大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來源:考試大來源:考試大考試大論壇本文來源:考試大網考試大論壇 中介機構:涉及到“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機構”的法律、法規等 注意:《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深圳市會計條例》在兩項中的分類 第二章第一節支付結算概述 一、法律特征 其它 1、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進行 銀行是支付結算和資金清算的中介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單位不得作為中介機構辦理支付結算業務。 2、要式行為 3、取決于委托人的意志 銀行“善意”且符合規定的正常操作程序審查,對偽造、變造的票據和結算憑證上的簽章以及需要交驗的個人有效身份證,未發現異常而支付金額的,不再承擔付款、受委托付款責任。
4、統一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1、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制定統一的支付結算制度; 2、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根據統一支付結算制度制定細則,報總行備案。 根據需要可以制定“單項”支付結算方法,報中國人民銀行行總行批準后執行。
3、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總行根據統一支付結算制度制定具體管理實施辦法,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后執行。 5、支付結算依照相關法律進行 二、支付結算的基本原則: 1、恪守信用,履約付款原則; 2、誰的錢進誰的賬,由誰支配原則 3、銀行不墊款原則。
三、辦理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其它 1、辦理支付結算,必須使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印制的票據憑證和統一規定的結算憑證 2、按規定開立、使用賬戶 “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銀行不得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不得代任何單位或個人凍結、扣劃款項,不得停止單位、個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3、簽章和其他記載事項應當真實,不得偽造、變造。
1、票據上有偽造、變造的簽章的,不影響票據上其他當事人的真實簽章的效力。 2、簽章的變造屬于偽造。
3、出票或簽發日期、收款人名稱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據無效。 4、簽章分為簽字或蓋章、簽字并蓋章。
4、填寫要標準化、規范化 教材p122-123(熟練掌握) 1、關于收款人名稱; 2、關于出票日期; 3、關于金額 多智最牛網校 第三章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一節稅務管理 略 第二節稅款征收 一、稅款征收方式:教材p157-159 要掌握共十種征方式的名稱、及適用范圍。 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權利:教材p159,1-7,9條要求熟悉,7-8條必須掌握。
1、納稅人有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納稅,但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2、納稅人多交稅了,看誰“發現的” 稅務機關發現的,立即退還; 納稅人發現的,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同期銀行的存款利息。 三、稅款征收措施。
重點掌握 首先掌握稅款征收措施包括哪七條 熟練掌握每一條的具體內容 1、加收滯納金: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的“萬分之五”滯納金。 2、補繳和追征稅款 少交稅了,看誰的責任。
稅務機關的責任,3年內追趕征稅款,但不得加收滯納金。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失誤的,未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3年內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可處長至5年。
3、核定應納稅額。掌握核定應納稅額的情形。
4、稅收保全措施:凍結;扣押 5、稅收強制執行考試大論壇來源: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稅并且納稅擔保人未按期繳納擔保稅款的。 強制措施:滯納金;扣繳凍結款;拍賣扣押商品 6、陰止出境:未結清稅款、滯納金,又不提供擔保的納稅人,或其他法定代表人,稅務機關可以通知出境機關阻止其出境。
7、稅款優先執行:三個方面熟練掌握并理解。 第三節稅務檢查 一、稅務機關在稅務檢查中的職權:要求熟悉 注意: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憑全國統一格式的檢查存款賬戶證明,查詢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賬戶。
二、稅務機關采取稅收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必須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押納稅人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第四節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 一、違反稅務管理行為的法律責任: 1、不按規定稅務登記、保管賬簿、安裝使用稅款機的,由稅務機關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10000元的罰款。
(注意五種情形) 2、未按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的,或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的,2000—10000元。
《會計法》的適用范圍: 第一,《會計法》對人的效力范圍?!稌嫹ā返恼{整對象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領導與會計主管機關及有關機關之間的監督管理關系。根據《會計法》的調整對象,《會計法》適用兩類人:一是辦理會計事務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國家機關、...
1.公司內部財務培訓都培訓那些內容 存在問題 預算工作不到位,與決算數差距比較大。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經營規劃的制定,主觀隨意性比較大,表現在:沒有采用科學的預算制定程序,而是拍腦袋或以領會領導意圖為主。從財務的角度看,財務人...
1.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
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法人主要負責人,是企業里民事行為能力的主要實現者。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的不斷完善和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全球一體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強烈的沖擊,資本、技術、商品、信息、人才成...
正確組織會計憑證的傳遞,對于提高會計核算資料的及時性,正確組織經濟活動,加強經濟責任,實行會計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會計憑證傳遞應考慮的問題 1.要根據經濟業務的特點,企業機構的設置和人員分工的情況及經營管理上的需要,恰當地規定各種會計憑...
內容釋義 任何一個行業都要求其從業人員具備相應的素質,而是否具備基本的職業素質也是每個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能否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他們的素質、水平、能力直接影響著會計職能的發揮和會計工作的質量。會計作為一個專...
1、會計憑證的傳遞是指從會計憑證的取得或填制進起至歸檔保管過程中,在單位內部各個部門和人員之間的傳送程序。 2、會計憑證傳遞的作用: ①有利于完善經濟責任制和進行會計監督; ②有利于及時進行會計記錄。 3、會計憑證傳遞的設計原則: ①要能...
一、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法律環境不斷變化。 法律在賦予審計職業專門的鑒證權力的同時,其也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因發生違約、失察等行為而提供了虛假的審計信息,并因此損害了國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
有哪些情形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三)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四)雖...
由于各地工商年檢公告不僅對審計范圍的規定不同,而且每年都在變動,每年的關注點都不一樣。加上一些地區的工商部門與注冊會計師之間缺乏溝通,且注冊會計師也沒有義務向工商部門傳遞審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變化信息,從而產生了不少困惑。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