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勞動爭議仲裁委收到申請書后逾期不受理的,應當向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如果沒有出具,可以找仲裁委要不予受理通知書;
2、勞動仲裁委不受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把仲裁申請書改成民事訴狀,并把證據中加入勞動仲裁不予受理通知書即可;
3、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九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者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而向法院起訴的,訴狀按正常的民事起訴狀的要求進行書寫即可。
根據規定,如果勞動者對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向法院提交的起訴狀,主要的包含以下的內容即可:
1、原告的身份信息;
2、被告的工商登記信息、法定代表人姓名等;
3、所主張的訴訟請求內容;
4、具體的事實和理由。
另外,在向法院提交起訴狀的同時,應向法院提交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被告單位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證據材料等。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一個完整的民事訴狀應該包括以下幾項:
原告:寫明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現住址,聯系電話,確認有效的通信地址;
被告: 公司名稱,法定代表(或主要負責人):寫明姓名、職務、住所、聯系電話
訴訟請求:
1.
2
3
…
事實和理由:情況說明(包括證據和證據的來源、證人的姓名、住址等情況)
民事訴狀格式很簡單。
關鍵是能根據原告的情況寫一份最大程度維護原告合法權益,并能勝訴的民事訴狀。
一份好的民事訴狀是勝訴的基礎。
建議由專業人士代為書寫。
起訴狀 原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原告如為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單位地址) 被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被告如為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單位地址) 請求事項:(寫明向法院起訴所要達到的目的) 事實和理由:(寫明起訴或提出主張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包括證據情況和證人姓名及聯系地址)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原告:(簽名或蓋章) XXXX年X月XX日 附:一、本訴狀副本X份(按......
不服勞動仲裁的起訴書格式是: 起訴狀 原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 (原告如為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單位地址) 被告: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業、住址。 (被告如為單位,應寫明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單位地址) 請求事項:(寫明向法院起訴所要達到的目的) 事實和理由:(寫明起訴或提出主張的......
民事起訴狀 原告:xxx,女,漢族,19xx年x月xx日出生,住址省xx市xx縣xx鎮xx組96號,身份證號xxxxxxxxxxx,電話180xxxxxxx。 被告:xxxxxxxx有限公司,住所地:蘇州市xxxx天隆xxxx室,送達地址為::蘇州xxxxxxxx室; 法定代表人:xxxx,系該公司總經理。 原告與被告一案,因不服蘇州市吳中區勞動仲裁委員會吳勞人仲案字(2013)第xx1號仲裁裁決,特向貴院提起訴訟。 訴訟請求: 一、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雙倍工資中一倍即人民幣***......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應當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經仲裁委裁決后,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部分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應當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經仲裁委裁決后,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部分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
勞動關系產生糾紛,必須先進行仲裁,仲裁要去勞動局領表格,填寫即可。如果對仲裁不服,可起訴。 ...
勞動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按現行的規定,逾期不作出裁決的,只能通過仲裁委員會的內部監督機制去...
包工頭不是用工主體,你可以到人社局投訴他,或申請勞動仲裁。 仲裁不收費,不行再起訴,建議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那里指派的律師不收費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應當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經仲裁委裁決后,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部分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
1、可以向法院起訴,但是實際上現在勞動者在覺醒,勞動仲裁立案開庭日子拖延的多的是,去起訴怕法院不受理;2、勞動仲裁委立案庭接收你申請書和證據的證明、立案通知書,超過法定時間的可以去法院了。仲裁委逾期未作出決定,去法院起訴需要什么證明嗎勞動仲...
一、勞動者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某些地區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
仲裁機構與法院區別主要有:一、性質不同。仲裁是由仲裁機構即仲裁委員會受理。而審判則由人民法院負責,法院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機關。二、對案件的管轄不同。仲裁機構對案件的管轄權是基于雙方當事人的授權,沒有仲裁協議或仲...
不能。仲裁做出的裁決是終局的。不能再向法院起訴或者提起上訴,也不能要求再次仲裁。這就是仲裁制度中的一裁終局制,如果一方不自覺履行裁決,對方可以申請執行仲裁裁決。 但要注意,仲裁是民間性質的,所以當事人不能向仲裁委員會申請執行仲裁裁決,而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