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有
我國涉及公益慈善事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范性文件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以下簡稱《公益事業捐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 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以下簡稱《紅十字會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登記管理條例》、《個人所得稅條例實施細則》、《救災捐贈管理辦法》等,而志愿服務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是政策性文件、社團規范性文件,以及各省、市志愿服務地方性規范文件。
首先,刑事領域,關于慈善組織相關人員的職務犯罪,刑法有明確規定(如挪用公款罪)。
其次,在國家審計層面,《審計法》對慈善組織的審計制度有明確的規定。這兩項是最有利的監管舉措,當然在我國對慈善組織監管的行政法規具體有以下幾個: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辦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對于民間組織(包括慈善組織)的成立條件、組織機構、政府監管等作出了一般性的規定。
就慈善組織所具有的財產來源的捐贈性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是最直接的法規。
慈善組織的監督制度主要規范慈善組織的行為,保障慈善組織健康、透明運作。現已形成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為主題的慈善事業監督管理法律體系,對慈善組織的管理體制、設立條件組織構成、運行規則和財產管理等方面走了明確規定,以規范慈善組織的行為。
依據的是憲法
作為中國第一部慈善法,該法將于2016年9月1日起實行,開啟中國依法治“善”時代。
該法分為12章、112條,對慈善活動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在規范慈善組織設立運營、慈善財產來源和使用、開展慈善服務、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等方面作出規定。
依據該法,慈善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符合該法規定,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的非盈利性組織。慈善組織可采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
在慈善組織的行為準則和內部治理方面,該法規定,慈善組織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等。
慈善法同時突出強化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如該法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公開募捐周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情況,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后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依據的是憲法作為中國第一部慈善法,該法將于2016年9月1日起實行,開啟中國依法治“善”時代。
該法分為12章、112條,對慈善活動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在規范慈善組織設立運營、慈善財產來源和使用、開展慈善服務、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等方面作出規定。 依據該法,慈善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符合該法規定,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的非盈利性組織。
慈善組織可采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 在慈善組織的行為準則和內部治理方面,該法規定,慈善組織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等。
慈善法同時突出強化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如該法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
“公開募捐周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情況,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后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發展慈善事業,是制定慈善法的首要目標。
如何促進 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慈善法作了以下規定:1。 明確立法目的。
慈善法第一條開宗明義:“為了發 展慈善事業,弘揚慈善文化,規范慈善活動,保護慈善組織、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 益,促進社會進步,共享發展成果,制定本法。 ”2.準確界定慈善含義。
慈善有廣狹兩義,“小慈善”指的是扶貧濟困救災,“大慈善”的含義還包括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環境保護等等,只要有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都屬于慈善。隨著經濟社會 的發展,特別是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小慈善”逐步發展為“大慈善”。
慈善法第三條對慈善活動作出界定。這 一規定,根據我國慈善活動的實踐做法,把扶貧濟困救災作為慈善活動的重點,同時又為慈善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拓 展空間,與國際慈善活動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
3。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開展慈善活動。
(1)慈善 法第五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依法 開展慈善活動。 ”(2)慈善組織是開展慈善活動的重要主體,慈善法對慈善組織的設立、內部管理、行為規范等作 了較為全面的規定。
(3)志愿者提供服務是開展慈善活動 的重要內容,慈善法對志愿者提供慈善服務的方式及其權利義務作了規定。(4)慈善法還規定,城鄉社區組織、單 位可以在本社區、單位內部開展群眾性互助互濟活動。
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可以開展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動。4。
專章規定發展慈善事業的促進措施。(1)縣級以上 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2)對慈善組織、捐贈人、受益人依 法享受稅收優惠問題盡可能作出規定。企業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 年扣除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同時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立法法的規 定,稅收優惠的條件、稅種、稅率等具體事項由專門稅收法律作出規定。(3)國家對開展扶貧濟困的慈善活動實行 特殊的優惠政策。
(4)慈善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扶老、救孤等需要慈善服務設施用地的,可以依法申請使用國有 劃撥土地或者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同時規定,慈善服務設施用地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 (5)國家采取措施弘 揚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識。
(6)國家建立慈善表彰 制度,對在慈善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自然人、法人 和其他組織予以表彰。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根據1988 年4月1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 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年3 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 和國憲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修正)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 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國家發 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 事業。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
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公益信托的定義是什么公益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了諸如扶貧濟困、救助災民、扶助殘疾人、發展教科文衛、藝術、體育、環保事業等社會公益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公益信托是...
本文主要介紹了公益信托知識,包含簡析公益信托的概念、類型及運用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并提供專業律師進行免費法律解答。 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而設立的信托一般都稱為公益信托。所謂公共利益目的,主要是指為了救濟貧困、救助災民、扶助殘疾人,發展教育、科技...
1.當前我國社會組織存在哪些問題 最近幾年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社會組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但是總體來看,社會組織管理領域存在如下問題:1.相關法律缺失雖然有關社會組織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
1.誰知道關于器官捐贈的有關條文 在國外,器官捐贈主要來自車禍等突發事故。 比如,每個美國公民去考駕照時,都會被問到:是否愿意捐贈器官?如果愿意,想捐哪個還是全捐?本人的回答將印在駕照背面,一旦不幸發生車禍身亡,醫生可以根據本人遺愿,在瞬間...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目錄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慈善組織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贈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財產 第七章 慈善服務 第八章 信息公開 第九章 促進措施 ...
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根據《關于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國...
近日,知名博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將其B站視頻收益全部捐贈給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一位名為羅翔的捐助人,從2019年11月18日開始,截至2021年10月15日,已陸續捐贈370744.79元,共計18筆捐贈。羅翔是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慈善組織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贈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財產 第七章 慈善服務 第八章 信息公開 第九章 ...
社會公益活動策劃 社會公益活動是以贊助社會福利事業為中心開展的公關促銷活動,比如贊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資助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等,通過這些活動,在社會公眾中樹立企業注重社會責任的形象,提高企業的美譽度。 社會公益活動從近期來看,往往不會給企...
1.公益訴訟法律規定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