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知名博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將其B站視頻收益全部捐贈給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一位名為“羅翔”的捐助人,從2019年11月18日開始,截至2021年10月15日,已陸續捐贈370744.79元,共計18筆捐贈。羅翔是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2020年度最高人氣UP主,B站2020百大UP主。羅翔講課時喜歡以“張三”這個角色來舉例,其講解生動有趣易理解,在B站已有1933萬多粉絲。
說到捐贈,那就免不了要提到慈善法。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施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國家制定的慈善法,將中國慈善事業納入法律軌道,使慈善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慈善離我們并不遙遠。慈善是件好事,但它亦需要法律約束。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我們身邊的慈善法。
01誰有資格公開募捐?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通過遴選后有資格公開募捐。2021年10月20日,民政部公示了第三批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遴選結果,包括字節跳動公益、小米公益在內的10家公益平臺入選。加之曾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進行的前兩批遴選結果名單,目前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增至30家。常見的平臺如中國慈善信息平臺、騰訊公益、螞蟻金服公益平臺、水滴公益、輕松籌等都位列其中,屬于有資格公開募捐的互聯網平臺。慈善法第二十二條
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
02親友罹患疾病,個人可以公開求助嗎?可以。現實中不少人因意外、大病等情況,在網上發起募捐活動,許多好心人為其紓困解難。實際上,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募捐。公民在遇到困境時向社會求助被視為自然權利。個人求助是基于私人利益的利己行為,受益人是特定的個人,并不具有公益性,因此個人求助不等于公開募捐;捐款給求助者個人在法律上也不屬于慈善行為,而是屬于公民之間的贈與行為,所以不受慈善法調整。個人發布求助消息的同時,也要對信息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個人發布虛假的求助信息或故意隱瞞財產、用途,屬于詐騙行為,可能會觸犯法律。另外,個人求助只能由本人及近親屬發起。除了個人求助以外,個人還可以與公募慈善組織合作。慈善法第二十六條
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03騙捐,有什么后果?一些人謊稱“得癌癥”“為救人而受傷”,以騙取同情獲得捐款。然而,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已經涉嫌詐騙。網絡募捐的發起人一旦使用發布虛假信息騙捐,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慈善法第一百零七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慈善法第二十七條
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應當對利用其平臺開展公開募捐的慈善組織的登記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進行驗證。
04攤派捐款,合理嗎?不合理。“被捐款”的現象現在已經屢見不鮮,在一些單位和群體中,捐不捐、捐多少都成為“規定動作”,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慈善法第三十二條
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及人民生活。一旦發現有上述行為的,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應當給予處分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05捐款之后反悔,可以不捐嗎?若公開承諾捐贈,或者自愿開展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優撫、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等公益活動并簽訂書面協議的,不能不捐。但如果捐贈人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慈善法第四十一條
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議履行捐贈義務。捐贈人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
(一)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
(二)捐贈財產用于本法第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慈善活動,并簽訂書面捐贈協議的。
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后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公開承諾捐贈地或者書面捐贈協議簽訂地的民政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公益事業因其彰顯美德而高尚,成為道德模范不是公眾人物的本職工作。讓公益回歸公益,不摻雜對輿論的畏懼,公眾人物的公益行為才因為這種無私的美德而感動人心,產生更強大的號召力。相信善意的力量,才不會讓善意被做成生意。
惡意透支三個要件: 1。透支本金1萬以上。滯納金不計在內 2.逾期三月及其以上 3.兩次催收未還 同時滿足即構成惡意透支。
你好這是銀行外包的催債公司,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先通知你本人,聯系不到就發短信,后期也會打你通訊錄的電話,真的騷擾你了你可以把這個號碼拉黑,但是信用卡逾期對征信影響非常大,目前信用越來越系統正規化,逾期久了不但會被拉黑 辦不了貸款 包括房貸,還...
還債是天經地義的。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然而現實中,總有一些主觀或客觀的原因讓人無法按時還錢,尤其是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過度消費、工資發放不及時、現金流困難等原因很容易導致信用卡無法還款。信用卡不能還的時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想盡辦...
捐芝麻粒修逾期對自己有影響嗎 - 芝麻粒捐獻可以退回來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朋友因為工作繁忙、生活壓力等原因,可能會有所忽視,導致芝麻粒逾期。那么,捐芝麻粒修逾期對自己有影響嗎?芝麻粒捐獻可以退回來嗎?接下來...
一、信用卡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 二、信用卡惡意透支的后果:1. 產生不良信用記錄;2. 產生滯納金和利息;3. 銀行會起訴;4. 自還清...
當然算惡意透支了。一是數額較大,二是時間超過三個月,三是不接聽銀行催款電話,這可以被認定為惡意透支。信用卡逾期1、不會對您信譽造成損失,除非您是連續三個月未還款。2、會對您的資金造成損失,您在10月5號這里還款的金額(不知道您是哪一天消費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
沒有的。刑事案件和信用卡逾期是2個案子。刑事的該怎么判就怎么判。銀行這個是民事案子,既不會加重前面的刑事責任,也不會因為前面的刑事判決而加重民事的責任信用卡逾期了,每個月都堅持還上一點,還按要求還了,可今天又提48小時還款,不然就報警,并網...
你目前的狀況來說,你已經被定性為金融詐騙犯罪!12萬的信用卡逾期一年未還,你這個金額在銀行利滾利產生的罰金和滯納金會特別嚇人!首先建議你直接先主動聯系銀行,看他們怎么說,如果能夠協商解決就避免走法律手段,這樣對你的懲罰較輕。否則就要看法律對...
隨著法制社會的發展,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的人越來越多,近期瀏覽了一些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早在2016年開始,十大律師事務所排名的排行內容就開始出現在各大平臺,該律所排名的推出是希望律師們在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時,能不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