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2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1990年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五號公布 自1990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軍事設施的安全,保障軍事設施的使用效能和軍事活動的正常進行,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鞏固國防,抵御侵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軍事設施,是指國家直接用于軍事目的的下列建筑、場地和設備:
(一)指揮機關、地面和地下的指揮工程、作戰工程;
(二)軍用機場、港口、碼頭;
(三)營區、訓練場、試驗場;
(四)軍用洞庫、倉庫;
(五)軍用通信、偵察、導航、觀測臺站和測量、導航、助航標志;
(六)軍用公路、鐵路專用線,軍用通信、輸電線路,軍用輸油、輸水管道;
(七)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其他軍事設施。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應當從國家安全利益出發,共同保護軍事設施,維護國防利益。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在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下,主管全國的軍事設施保護工作。軍區司令機關主管轄區內陸軍、海軍、空軍的軍事設施保護工作。
設有軍事設施的地方,有關軍事機關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相互配合,協調、監督、檢查軍事設施的保護工作。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有組織和公民都有保護軍事設施的義務。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危害軍事設施。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破壞、危害軍事設施的行為,都有權檢舉、控告。
第五條 國家對軍事設施實行分類保護、確保重點的方針。
第六條 軍事設施改作民用的,軍用機場、港口、碼頭實行軍民合用的,需經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
第二章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劃定
第七條 國家根據軍事設施的性質、作用、安全保密的需要和使用效能的要求,劃定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沒有劃入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軍事設施,也應當采取保護措施。
第八條 軍事禁區和軍事管理區,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或者由軍區根據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確定。
第九條 陸地和水域的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范圍,由軍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共同劃定,或者由軍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劃定。空中軍事禁區和特別重要的陸地、水域軍事禁區的范圍,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劃定。
本法施行前,經軍隊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劃定的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同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一致的,不再重新劃定。
第十條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撤銷或者變更,依照本法第八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范圍調整,依照本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十一條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范圍的劃定或者調整,應當在確保軍事設施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的前提下,兼顧經濟建設、自然環境保護和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
第十二條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范圍的劃定或者擴大,需要征用土地、林地、草原、水面、灘涂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編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應當考慮軍事設施保護的需要,并征求有關軍事機關的意見;安排建設項目或者開辟旅游點,應當避開軍事設施。確實不能避開,需要將軍事設施拆除或者改作民用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軍區級軍事機關商定,并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
第三章 軍事禁區的保護
第十四條 軍事禁區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具體條件,按照劃定的范圍,為陸地軍事禁區修筑圍墻、設置鐵絲網等障礙物;為水域軍事禁區設置障礙物或者界線標志。
第十五條 禁止陸地、水域軍事禁區管理單位以外的人員、車輛、船舶進入禁區,禁止對禁區進行攝影、攝像、錄音、勘察、測量、描繪和記述,經軍區級以上軍事機關批準的除外。
禁止航空器進入空中軍事禁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許可的除外。
使用軍事禁區的攝影、攝像、錄音、勘察、測量、描繪和記述資料,應當經軍區級以上軍事機關審查同意。
第十六條 軍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軍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共同劃定陸地軍事禁區范圍的同時,根據保護禁區內軍事設施的要求,必要時可以在禁區外圍共同劃定安全控制范圍,并在其外沿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安全警戒標志的設置地點由軍事禁區管理單位和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七條 在軍事禁區外圍安全控制范圍內,當地群眾可以照常生產、生活,但是不得進行爆破、射擊以及其他危害軍事設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
第四章 軍事管理區的保護
第十八條 軍事管理區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劃定的范圍,為軍事管理區修筑圍墻、設置鐵絲網或者界線標志。
第十九條 軍事管理區管理單位以外的人員、車輛、船舶進入軍事管理區,必須經過軍事管理區管理單位許可。
第二十條 劃為軍事管理區的軍民合用機場、港口、碼頭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五章 沒有劃入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軍事設施的保護
第二十一條 沒有劃入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軍事設施,軍事設施管理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予以保護;軍隊團級以上管理單位并可以委托當地人民政府予以保護。
第二十二條 在沒有劃入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軍事設施一定距離內進行采石、取土、爆破等活動,不得危害軍事設施的安全和使用效能。
第六章 管理職責
第二十三條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和沒有劃入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軍事設施,軍事設施管理單位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具體保護措施,可以公告施行。
第二十四條 各級軍事機關應當嚴格履行保護軍事設施的職責,教育軍人愛護軍事設施,保守軍事設施秘密,建立健全保護軍事設施的規章制度,監督、檢查、解決軍事設施保護工作中的問題。
第二十五條 軍事設施管理機關應當認真執行有關保護軍事設施的規章制度,建立軍事設施檔案,對軍事設施進行檢查、維護。
第二十六條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管理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護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內的自然資源和文物。
第二十七條 軍事設施管理單位必要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供軍用地下、水下電纜、管道的位置資料。地方進行建設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對軍用地下、水下電纜、管道予以保護。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公民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保護軍事設施,保守軍事設施秘密,制止破壞、危害軍事設施的行為。
第二十九條 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需要公安機關協助維護治安管理秩序的,經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或者由有關軍事機關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部門批準,可以設立公安機構。
第三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軍事設施管理單位的值勤人員應當予以制止:
(一)非法進入軍事禁區的;
(二)在軍事禁區或者禁區外圍安全控制范圍內,非法進行攝影、攝像、錄音、勘察、測量、描繪和記述的;
(三)進行破壞、危害軍事設施的活動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聽制止的,軍事設施管理單位的值勤人員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在危及軍事設施安全或者值勤人員生命安全等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武器。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破壞軍事設施的;
(二)盜竊、搶奪、搶劫軍事設施的裝備、物資、器材的;
(三)泄露軍事設施秘密的,或者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設施秘密的。
第三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比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處罰:
(一)非法進入軍事禁區,不聽制止的;
(二)在軍事禁區外圍安全控制范圍內,或者在沒有劃入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軍事設施一定距離內,進行危害軍事設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不聽制止的;
(三)毀壞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圍墻、鐵絲網或者界線標志的。
第三十三條 擾亂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的管理秩序,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和直接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比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四條 在軍事禁區非法進行攝影、攝像、錄音、勘察、測量、描繪和記述,不聽制止的,比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處罰或者沒收所使用的器材、工具;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現役軍人、軍內在編職工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給予軍紀處分:
(一)破壞軍事設施的;
(二)盜竊軍事設施的裝備、物資、器材的;
(三)泄露軍事設施秘密的;
(四)擅離職守或者玩忽職守,致使軍事設施遭受破壞或者造成其他后果的。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1990年8月1日起施行。
1.國防法規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國防法規的基本含義:1、有利于把黨和國家在國防建設、軍隊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及方針、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上升為國家的意志,可以長期穩定地付諸實施;2、有利于確立和強化國防和軍隊建設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國...
【頒布部門】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頒布日期】1997.03.14【實施日期】1997.03.14目錄第一章總則第二章國家機構的國防職權第三章武裝力量第四章邊防、海防和空防第五章國防科研生產和軍事訂貨第六章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第七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
概念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條),是指以貪利、泄憤報復或...
概念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條),是指以貪利、泄憤報復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八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已由中...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違反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違反國家安全法和有關法律,不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或者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2015年7月1日,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國防交通規劃 第三章 交通工程設施 第四章 民用運載工具 第五章 國防運輸 第六章 國防交通保障 第七章 國防...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海島保護規劃 第三章 海島的保護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有居民海島生態系統的保護 第三節 無居民海島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