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各種風險的規避意識明顯提升,購買保險已經成為許多人抵御風險的重要方式。通常情況下,在購買保險后,保險公司理應依據保險合同承擔理賠責任,但有的人或疏忽大意,或有意為之,一不小心就觸及保險合同中的“責任免除”條款,比如故意隱瞞重要信息、觸及法律法規、未保留事故現場等,導致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今天
將結合典型案例
給大家提個醒
我們應避免哪些
可能影響理賠的行為
真正讓保險為每一位投保人
撐起一把有效的“防護傘”
↓↓↓↓
案例一
投保人未如實告知
保險合同可解除
董某有嚴重的哮喘病史,曾兩次因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住院治療。2017年3月4日,其母鞠某為董某購買了一份人身保險,但鞠某卻并未將董某的病史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同年11月28日,因支氣管哮喘、變應性鼻炎、左肺結節,董某住院治療。出院后,董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要求其進行體檢,但被董某拒絕。2018年1月17日,保險公司告訴董某,即日起解除保險合同,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理賠責任。于是,董某訴至法院,請示確認保險公司解除合同行為無效,并賠償保險金1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鞠某未如實向保險公司告知董某的病史,而且在保險公司發現董某隱瞞健康狀況后,董某又拒不配合體檢,在此情況下,保險公司解除與鞠某、董某的保險合同,符合法律規定。最終,法院依法判決駁回董某的訴訟請求。
團隊說法
保險公司是否承保以及收取多少保險費,全部取決于保險公司對承保危險的正確估判,也就是說,只有保險公司認為投保人的情況沒有超出“安全范圍”,才會承保。如何估判承保危險發生的程度,保險公司只能以投保人的真實陳述為基礎。因此,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有如實向保險公司告知的義務,同樣,如果投保人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有權依法解除合同。
法官提醒,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應當秉持誠信原則,如實向保險公司告知相關情況,否則保險公司可依法解除保險合同,一旦不幸發生保險事故,將得不償失。
法條鏈接
《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第二款規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案例二
私家車擅自運營出事故
保險公司可拒絕理賠
2015年3月27日,張某給自己家的車購買了交強險和商業險,保險時間為2015年3月28日至2016年3月27日,保單上的使用性質為“家庭自用汽車”,且張某的機動車行駛證上的使用性質也為“非營運”。2015年7月28日,張某通過打車軟件接到網約車訂單一份,在接送網約車乘客途中與程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程某受傷入院治療。后來,程某要求張某及保險公司賠償醫療費等損失28萬元,但保險公司認為其應在第三者商業責任險內免賠。
法院審理認為,事故發生當日,張某駕駛家庭用車,通過打車軟件接下網約車訂單,接送網約車乘客,其行為已經使車輛危險程度顯著增加,且張某并未及時通知保險公司,造成交通事故。最終,法院依法判決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12萬元,張某賠償剩余16萬元。
團隊說法
法官提醒市民,在購買保險后,如果出現類似本案的情況,使保險標的也就是被保險的物品,危險性顯著增加的情況,投保人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讓保險公司確定否解除合同或調整保費,當然,如果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將未履行部分的保費退還投保人。但是,如果投保人沒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一旦因保險標的危險性顯著增加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理賠。
法條鏈接
《保險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被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應當將已收取的保險費,按照合同約定扣除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應收的部分后,退還投保人。
被保險人未履行前款規定的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
案例三
無證駕駛出事故
后果自己承擔
2017年5月18日,李某購買了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合同中“責任免除”條款明確約定,“被保險人酒后駕駛、無合法有效駕駛證駕駛或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該部分內容字體明顯加粗加黑,足以引起李某注意,且李某也在 “投保人聲明”處寫下了“確認已認真閱讀并知悉了保險條款”等內容。同年5月26日,李某駕駛未辦理行駛證的摩托車時意外受傷。后來,李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以此次出險屬于免責情形為由,不予理賠。于是,李某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支付意外傷害殘疾賠償金、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4.6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發生保險事故,屬于保險公司免責情形,同時,保險公司已就“責任免除”條款的事由履行了提示義務,免責條款有效。最終,法院依法判決保險公司不承擔理賠責任。
團隊說法
一般來說,對于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既要用不同的字體、顏色等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方式,又要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履行對投保人提醒和說明義務,這樣免責條款才對投保人生效。但是,免責條款中關于無證駕駛、酒駕、逃逸等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的條款,保險公司在履行提示義務后即可生效。法官提醒,保險不會為違法行為買單,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遵紀守法。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保險人將法律、行政法規中的禁止性規定情形作為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免責事由,保險人對該條款作出提示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以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為由主張該條款不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四
未保留事故現場
保險公司不理賠
2017年6月9日,林某將自己車借給朋友王某,22點左右,王某開著車不小心將路邊廣告牌撞倒,導致廣告牌及電纜、電信機柜損壞。事故發生后,王某被送往醫院,車輛也被送往修車廠。次日11點,王某向當地派出所報案,又于17點向保險公司報案。通過保險公司現場勘驗發現,由于交通事故發生后,王某未按照保險合同“特別約定”保留事故現場,并立即向交警部門和被告報案,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性質等無法查清,保險公司不予理賠。于是,林某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賠償車輛、廣告牌、電纜等維修費9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林某雖然為自己的車購買了保險,但投保單“特別約定”注明:“發生交通事故時,當事人必須保留事故現場,并立即向交警部門和保險公司報案,否則保險公司有權拒絕理賠”,林某在該投保單底部“投保人簽名”處予以簽名確認。最終,法院依法駁回了林某的訴訟請求。
團隊說法
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公司只有在了解事故發生原因、性質等情況后,才能對理賠事宜作出認定。無論是投保人,還是被保險人,都應該對保險理賠事宜進行協助,應當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出險,查清事故情況。
法官提醒,發生事故后,一定要完好保留事故現場,第一時間讓保險公司查清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情況,否則,保險公司可依法拒絕理賠。
法條鏈接
《保險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投保人、被保險人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后,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故意或因重大過失未及時通知,致使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難以確定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保險人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及時知道或者應當及時知道保險事故發生的除外。
來源:中國普法
如果是舊車,車損險就不用買了,其他的都要買。那就是必須交強險 三責險 車損險 不計免賠險,既省錢也安心。 新車交強險,三者險一百萬,主要是現在命越來越值錢保險公司只賣一百萬的,如果可以多買就多買,車損險,車上人員險,司機險,如果你的車輛不外...
每年續保的時候,總感覺上一年的保費又白花了,很多險種買了到最后都沒用過一次。特別是劃痕險和玻璃險,保險公司的理賠條件也比較苛刻,所以很多車主都考慮還該不該買附加險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劃痕險和玻璃險到底是什么?理賠范圍又有哪些?劃痕險為什么...
保險公司怎樣理賠,與交警的責任劃分有關。交強險的賠付根據平常的經驗,在交通事故中造成行人死亡的,機動車方無責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因此,首先保險公司要按有責來賠付交強險的賠償。根據相關規定,交強險責任限額為12.2萬元,即死亡傷殘賠償11萬元...
保險公司不理賠怎么投訴 保險公司不理賠怎么投訴?投訴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保險公司理賠流程怎么走?這是廣大客戶常常問到的問題,如果你經常購買壽險、意外險,這篇文章一定要認真讀一讀,別小看這篇短短的文章,里面還涉及到很多保險公司的背景...
這里主要看為什么不相符。 如果您確實故意隱瞞了一些對您不利的事實,而該事實又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或者與損失的大小有著直接的關系,那么那么您就不用真的去打什么官司了,獲勝的概率很小。 (比如您酒后駕車,但是跟保險公司說沒有)如果僅僅是因為...
這個是不會賠付的。以下的這幾種情況保險公司是不賠付的。 一、酒后駕車。酒后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將拒付賠償金。 二、超載、無牌照車出險。對于超載車或沒有上牌的車輛出險,保險公司都會將其拒之門外。 三、未年檢車輛出險。根據合同,保險只對合格車...
一、汽車保險都是怎么賠的 車險理賠流程: 1、報案 發生事故后,首先需要撥打122事故報警臺,如有人員受傷,還應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及撥打投保的車險公司報案。 2、勘察定損 輕微事故,車主可直接...
盡管保險合同上明確規定了保險公司的職責和車主的權利,然而,發生交通事故后,依然有大量的糾紛發生。其實,發生糾紛之后,能否理賠成功關鍵在于車主能否正確理解保險條款,避免因誤解而進入保險理賠的誤區。下面,我們對以下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進行簡單...
影響理賠速度的主要是出險情況和理賠資料是否齊備。 一般的健康險理賠10天內結案。 如果保險金額高,病史含糊,情況復雜則需進行調查,理賠周期也相應延長。 死亡或全殘理賠的過程比較復雜周期通常在30天左右。 若發展到訴訟,理賠時間就...
影響理賠速度的主要是出險情況和理賠資料是否齊備。 一般的健康險理賠10天內結案。 如果保險金額高,病史含糊,情況復雜則需進行調查,理賠周期也相應延長。 死亡或全殘理賠的過程比較復雜周期通常在30天左右。 若發展到訴訟,理賠時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