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工傷認定的職權,法律規定由人社局行使,其他機關無權認定。工傷認定超過時效,是不能按工傷主張權利的。如果人身損害沒有超過訴訟時效,可以按人身損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權利。《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
一、工傷鑒定賠償時間要多久 1、工傷鑒定需要60天內完成。工傷殘鑒完成之后,約30天內可以進行賠付。 2、〈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二、發生工傷賠償糾紛怎么處理 無論用人單位是否為其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只要勞動者發生工傷......
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關系,在審判實踐中長期存在爭論。從性質上看,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范疇,與民事損害賠償性質上存在根本的差別。但是,由于工傷保險賠付是基于工傷事故的發生,與勞動安全事故或者勞動保護瑕疵等原因有關,因此,工傷事故在民法上被評價為民事侵權。這就產生了工傷保險賠付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相互關系問題。對此問題世界各國有四種處理模式:第一,工傷保險取代民事損害賠償;第二,受害人可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損害賠償,但勞動者個人需交納高額保險費。第三,受害人可以選擇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或者民事損......
展開全部 工傷保險賠償和交通事故賠償是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在既是交通事故又是工傷的情況下,可以同時獲得賠償,但醫療費是不能重復計算的。
因為法律適用的不同,工傷賠償與人損害賠償也有很大不同,具體體現在訴訟時效、認定標準、賠償范圍和標準等方面。 關于賠償款由誰支付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一般賠償款都是由侵權人或加害人本人來承擔,國家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一...
一、關于是否可以一次性賠償的區別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除了后續治療費之外,一般都是一次性解決賠償問題。而在工傷賠償中,除了5-10級傷殘可以一次性解決賠償外,1-4級傷殘一般法律不允許一次性賠償解決,因為1-4級傷殘一次性解決往往不利于...
工傷職工受傷后,怎樣才能使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在工傷賠償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要把握好工傷認定、鑒定、賠償過程中的三個重要期限,那么工傷賠償是公司賠償嗎,怎么進行賠償? 一、工傷賠償是公司賠償嗎,怎么進行賠償 首先,如...
案情簡介 于某在某工地上干活,與用工單位沒有簽書面勞動合同,口頭約定第一個月工資暫定3000元。上崗后,在工地項目經理的安排下,他跟公司的施工車干些裝卸河流石、沙子、水泥預制板等建筑材料之類的活。 干了不到一個月,在一次卸水泥板時,...
1 核心內容:很多勞動者在工作的過程中遭受了身體受傷,由于不懂相關法律規定,于是就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法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時會把勞動工傷案件當作普通的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處理。由于適用案由和法律條文不一樣...
編者按 陶某在沈某辦的企業上班。2016年11月6日,陶某在工作中用手去拿塑機中的產品,結果被塑機軋傷了右手。 在治療期間,公司老板沈某態度積極,不僅墊付了醫療費用,還預付給陶某2萬元賠償金,并說待治療結束后雙方坐下來協商賠償事宜。 陶...
這要看是勞務關系還是勞動關系。勞務關系協商不成,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前民事訴訟,主張人身損害賠償;勞動關系應當先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而后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帶鑒定結果處理申請工傷保險待遇,因工傷保險待遇糾紛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不...
序號:1 企業巨額工傷賠償無力償還怎么辦? 隨著工傷保險制度的建立,企業對于工傷員工的賠償責任越來越大。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確實存在著賠償遇到困難,尤其是當賠償金額較高,企業無力償還時,該怎么辦呢? 首先,企業應盡快向員工出具賠償...
勞動者在工作當中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原因發生工傷,這個時候在進行了緊急治療以后,就可以去工傷鑒定機關進行工傷鑒定了。在拿到鑒定結果以后,認為是工傷無誤的,就可以獲得賠償,那么,工傷鑒定后結果應該怎么辦?結果又要多久出來? 一、拿到工傷認定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