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審行政判決書的判決結果有: 1、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2、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3、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職責; 4、判決被告履行給付義務; 5、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6、判決確認行政行為無效; 7、判決責令被告采取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依法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8、判決變更處罰數額; 9、判決被告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責任; 10、判決給予補償。 見:《行政訴訟法》(自2015年5月1日修訂后施行)第六十九條 ......
研究行政判決執行,首先就要對行政判決執行的概念進行準確的界定。與民事執行、刑事執行以及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相比,行政判決執行自有其特定的內涵。主要表現在:首先,行政判決執行是人民法院或行政機關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65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從這條款可以看出,行政判決執行主體既包括人民法院、又包括行政機關。行政判決執行這一活動也就包括人民法院和行政機關的活動。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享有執行權,......
一、什么是行政不作為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依行政相對人的合法申請,應當履行也有可能履行相應的法定職責,但卻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為形式,雖然行政不作為是與行政作為相對應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但不是所有的行政不作為都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只有法律規定的可訴性行政不作為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二、行政不作為案件的特征 1、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被告應為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而且必須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如果法律上規定某一主體必須作出某種行為,而該主體沒有作出此種行為,......

人民法院能作出變更行政處罰的判決的。 1、《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規定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的...
一、行政訴訟庭審后多長時間收到判決書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后,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作出變更判決的條件是: 第七十七條 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作出變更判決的條件是: 第七十七條 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
行政案件的執行,是指人民法院的執行機構,按照法定的程序,根據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判決、裁定,以及行政機關依法申請執行的生效行政裁決的規定,在負有義務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強制其履行義務的活動。 行政案件中的執行作為實現裁判和行政決...
法院在審理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時,可以依據不同的情形,作出不同的判決形式。比如,可以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撤銷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確認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合法的判決。那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法院可以作...
我國行政訴訟裁判方式有哪些根據行政訴訟法律條文的規定,行政訴訟作為一種訴訟形式,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一樣,有裁定和判決兩種裁判方式。所不同的是,裁定包括準予撤訴裁定和駁回起訴裁定,判決則分為維持、撤銷、確認、履行、變更及駁回訴訟請求等幾種。...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行政訴訟針對的是行政機關或準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而法院,檢察院是司法機關,其作出判決、裁定、決定是司法行為,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但是,如果對法院裁判不服,可以進行上訴,刑事判決上訴期是10天,刑事裁定是5天;民事、行政判決上訴期是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