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個人借貸糾紛舉證指引及注意事項有些什么
一、?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當事人名稱在訴爭的法律關系發生后曾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二、?證明貸款關系存在的證據
借款合同、貸款協議、借條、欠條、還款承諾書等。
三、?證明已償還借款的證據
收條或各次還本付息的付款憑證。
四、?訴訟請求金額的計算依據
提供訴訟請求中關于要求計付本金及利息數額的計算清單,包括本金余額的計算清單、利息金額的計算清單等。
小編提醒,還有其他與舉證有關的注意事項包括:
1、?本院在使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要求當事人須于收到本院舉證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完成舉證;在適用簡易程序時,要求當事人須于收到本院舉證通知之次日十五日內完成舉證。
2、?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應依法在舉證期限屆滿七日前提出。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的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于國家有關部門保存并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4、?證人應當出庭作證。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向人民法院書面申請;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5、?在證據有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此申請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七日前向人民法院書面提出。
6、?當事人申請鑒定,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外,應在舉證期限內提出;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7、?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8、?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要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開庭時應提交證據原件、原物進行質證。
9、?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香港、澳門、臺灣形成的,應該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
10、?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11、?當事人應當對其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簽名蓋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12、?當事人未按要求完成舉證責任的,應依法承擔舉證不能的相應法律后果。
一、?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當事人名稱在訴爭的法律關系發生后曾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二、?證明貸款關系存在的證據
借款合同、貸款協議、借條、欠條、還款承諾書等。
三、?證明已償還借款的證據
收條或各次還本付息的付款憑證。
四、?訴訟請求金額的計算依據
提供訴訟請求中關于要求計付本金及利息數額的計算清單,包括本金余額的計算清單、利息金額的計算清單等。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3、當事人名稱在訴爭的法律關...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債務的,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
關于借據效力的實務爭議目前,對于借條在民間借貸案件中的證據效力,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借條是書證,在必要時也可以成為物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0條的規定,借條效力優于其他的證據完全證明力。況且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借款人抗辯已還款且能提供證據證明的,出借人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證明責任 閱讀提示: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前,對于民間借貸訴訟中借款人抗辯其已經償還借款,舉證責任如何...
一、審理民間借貸案件,在認定借貸行為的效力從寬。 《民法通則》第九十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這一條文確定了只要出借人與借款人在實施訂立、變更和終止借貸行為時,在形式和內容上符合法律規定,國家就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予以法律保護。...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3、當事人名稱在訴爭的法律關...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前,對于出借人僅以借款協議、借條等債權憑證提起訴訟,借款人否認借貸事實存在,能否認定借貸事實發生的問題,司法中存在差異。而上述規定第十六條第二款已明確該情形下認定借貸事...
文章來源:法信(Legal_Information) 轉自:問律欠條能否作為認定借貸關系成立的依據問題,在審判實踐中情況比較復雜。針對這一審判實踐問題,本期小編整理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大法官相關觀點、法院相關案例、法律法規供...
前 言:民間借貸由來已久,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存在,并延續至今。在市場經濟十分活躍的今天,作為一種簡捷靈便的融資手段,民間借貸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眾多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手段,對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部分民間借貸也呈現...
您好!(1)對債權人能證明給付事實但不能提供借款協議,雙方借貸關系存在爭議的,債權人應當就雙方存在借貸關系進一步提供證據;(2)對債權人能提供借款協議但無法證明給付事實的,將舉證責任分配給主張協議已實際履行的債權人;(3)對債權人能證明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