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第13條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主體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這種資格是法律賦予自然人的與生俱來的資格,不得讓與、不得拋棄、不得限制、不得剝奪。
出生與死亡的認定
出生認定標準:既然與生俱來,那么出生的認定就很重要。出,指完全脫離母體;生,指活著;出生即全部露出且為獨立呼吸的活體。符合上述出生的標準,哪怕出生一秒后死亡,也具有民事主體資格。
死亡的標準:呼吸、脈搏、心臟三項都停止為死亡(腦死亡不是死亡)。
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意外事件中死亡,為簡化繼承法律關系,推定沒有繼承人的先死亡。各自有繼承人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自然人死亡的法律意義很大,如繼承開始、婚姻關系消滅、保險領取權發生等。
胎兒利益保護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胎兒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如孕母不得以胎兒名義訂立買賣合同等使胎兒負擔義務的合同。
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通過民事法律行為設立、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能力。民事主體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能否按照其設想發生相應的法律效果,取決于民事主體的年齡和辨認自己行為的能力。民法將自然人劃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年滿18周歲+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與年人
2、(勞動成年制)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可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年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
2、不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1、經過法定代理人事前同意,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2、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3、法定代理人事后追認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2、8-18周歲不能辯認自己行為的未成年人;
3、不能辯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一、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是什么?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個人信息的定義】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
個人隱私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雖然很多人也能大概的說出一些個人隱私包括的內容,但并不完整,并且法律上面規定的個人隱私與我們了解的個人隱私還是存在一些差異,那到底法律中規定的公民個人隱私包括哪些內容呢?請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一、公民的個人隱...
一、姓名身份證號屬于隱私嗎(《民法總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姓名身份證號屬于隱私,身份證號屬于隱私對每個人來講確實是私密信息,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居民身份證號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1643-1999...
1.中國的法律對名字有哪些規定, 一、《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我國的《民法通則》是僅次于《憲法...
普通商標只有申請注冊了之后,才能成為注冊商標,然后受到法律更多的保護。但是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比較繁復的,對于普通人來講最好是在提出申請之前了解清楚,這樣才能盡快的完成商標注冊申請。那么大家知道這個商標注冊申請流程怎么走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
拍賣委托主體是指拍賣委托階段參與洽談的雙方當事人,即委托人和拍賣人。所謂委托人,是指委托拍賣人拍賣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通常情況下,委托人一般處于主動的地位,無論是法定拍賣還是任意拍賣,委托人均具有選擇拍賣人的自主權。...
概念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 ...
自己沒有財產可以抵押想要找人擔保才能借錢,人身自由不能受到限制,必須有能力率擔保義務等,還有哪些條件是必須的呢,接下來有關哪些人可以當擔保人,擔保人需要什么資格的內容就由律聊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感謝您的閱讀! 一、成為一般擔保人需要什么條件...
標題:別人欠錢應該拿什么到法院去起訴? 導語: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遭遇他人欠我們錢的情況。那么,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時,我們應該拿什么去法院起訴呢?本文將為您詳細解答。 一、起訴所需材料 1. 起訴狀:起訴狀是訴訟的基礎,包括原告(即債...
簽訂勞動合同,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是不能與法人代表簽訂的。 勞動合同訂立的主體,是指誰有權訂立勞動合同。具體地說。即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這兩個概念在一般意義上似乎比較明白,但在勞動立法上則有其特定的含義,需要作特殊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