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出行的限制,為提高交易效率,當事人可能會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合同。如合同一方當事人在簽署合同后,將該合同掃描件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發送給另一方當事人;另一方當事人打印該合同掃描件并進行簽署后再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回傳給另一方。此種簽署方式是否會影響合同的效力?本文將結合相關法規和案例,對此進行探討。
一、法律規定
?。ㄒ唬╆P于合同的訂立、成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關于合同的形式、書面形式的規定相比,《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在對《合同法》規定的內容進行整合的基礎上,更為明確規定了以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一般地,當事人通過電子郵件等傳輸一方已簽署的合同掃描版,再由另一方打印合同掃描件進行簽署,兼具了合同書和數據電文的特點,符合訂立合同的法定形式,構成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但應注意的是,上述合同掃描版,應具備上述書面形式數據電文的全部屬性,即雙方傳輸合同掃描版的電子數據應存在,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只有合同掃描版并不能構成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
與合同訂立不同,“合同的成立是合同訂立的組成部分,標志著合同的產生和存在。”《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同時,《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對比《合同法》第二十五條、第四十四條關于合同的成立、生效的規定,《民法典》增加了對成立時間、生效時間的除外條款,從該等規定可以得知,除法律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在實踐中,合同當事人一般會對合同的生效作具體約定,如約定“合同自雙方簽署之日起生效”;對于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的合同,如約定自雙方簽署之日起生效且合同中無特別約定的,該合同則自最后一方簽署完成時生效。
(二)關于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的合同的證明效力
在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時,除需考慮合同的生效與履行外,還需考慮當發生爭議時作為合同糾紛之核心的合同文件本身作為證據的證明效力。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合同時,鑒于一方已簽署的合同是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發送過來的合同掃描件,故最后合同各方簽署形成的合同文本明顯區別于各方均在同一份文本上簽署形成的合同原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所記錄或表示的,以證明待證事實的文書,如合同、書信、文件、票據等。因此,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的合同文本應屬于前述規定中的“書證”。
關于書證,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的規定,書證應當提交原件。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19修正)》第九十條規定,“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五)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制件、復制品。”因此,在民事訴訟中,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的合同文本一般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需與案件其他證據結合以認定相關事實。
二、案例參考
?。ㄒ唬┲楹?*物產有限公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二審案((2019)冀民終1015號)
該案中,原告珠海**物產有限公司在案涉合同上蓋章后通過網絡掃描傳遞給被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告確認后再在掃描件上蓋章回傳給原告。被告認為原告沒有提交其中1301號、3001號《購銷協議》的原件進行核對,也未能說明案涉合同的來源及其形成過程,案涉合同中被告印章內的印文稅號與打印的稅號不同、簽章或簽字與另四份合同的作法不一致,故被告對該兩份協議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主張其不應向原告支付該兩份協議項下的貨款。原告辯稱,案涉合同之所以沒有原件,是因為交易習慣如此。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告提交的案涉合同雖是復印件,但有《收料單》及原告與其上游供貨商汕頭市**貿易公司的《購銷合同》、《送貨單》相印證,且被告認可的1001號、1002號、2102號、1901號《購銷協議》也均為復印件,《購銷協議》為復印件也符合雙方交易習慣。案涉合同、《收料單》、《增值稅專用發票》、《往來賬款詢證函》及原告與其上游供貨商的《購銷協議》、《送貨單》相互印證,可以證明原告已經履行了案涉合同的供貨義務,被告應當履行案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的義務,被告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信。
(二)東莞市**機械有限公司與北京**盛泰模具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二審案((2016)粵19民終12號)
在該案中,原告東莞市**機械有限公司與被告北京**盛泰模具有限公司約定,案涉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生效,且傳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案涉合同下方“甲方”處加蓋有“北京市**盛泰模具有限公司合同專用章”字樣的印章,“乙方”處加蓋有“東莞市**機械有限公司合同專用章”字樣的印章,但案涉合同為傳真掃描件,原告稱系由被告簽名并蓋章后掃描并傳真給原告,原告在掃描件上蓋章確認。就案涉合同的效力和真實性,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涉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雙方應按該協議的約定履行權利義務;同時,鑒于案涉合同上明確記載“傳真和復印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且案涉合同的內容與原告提交的《設備購銷合同》的內容能夠印證,故一審法院、二審法院均對于案涉合同的真實性予以采信。
三、實務建議
?。ㄒ唬┰诤贤性鲈O關于簽署方式、掃描件效力的約定
如果擬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合同,建議在合同中增設關于簽署方式以及關于合同掃描件效力的約定,即對遠程通信簽署方式進行詳細約定,并約定合同掃描件具有與合同原件同等的效力,以一定程度減少后續關于合同簽署方式以及合同效力的爭議。
(二)妥善保管與交易相關的其他證據
鑒于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合同時,不會形成傳統意義上的原件,故在解決爭議時,該合同文本一般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故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應注意制作并留存與交易及合同簽署相關的其他證據,如與交易相關的其他文件、電子郵件往來記錄、微信聊天記錄、通話記錄等,以證明各方通過互聯網等遠程通信方式簽署合同的真實性。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中國民法典新規則要點》.法律出版社,第270頁,楊立新,李怡雯。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網貸逾期多長時間起訴網上貸款多少金額會被起訴1000以上都可以起訴。小額貸款逾期多少會被起訴?看你金額了,但是也不能任由你逾期,一般就是催收,你不還,就找聯保戶或者保證人,如果都不還,那么就看你的借款期限了,一般訴訟時效是約定借款到期日起兩...
網貸逾期多長時間起訴一般多少金額網貸平臺才會起訴現在不管是多少金額,網貸平臺,他都有可能會起訴。并不是你想打一個擦邊球人家規定呢,比如說1萬塊以下不會起訴那你就借1萬塊,不還人家?那肯定是行不通的,現在還錢是必要的,這以前要不還錢的話就會潑...
起訴逾期網貸需要多長時間?我欠了捷信幾百塊錢幾個月沒還了,會被起訴嗎?請核實上述合同是否已經簽署。如果已經簽訂,需要按照合同約定還款,否則承擔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如果長期逾期,可能會被合同另一方起訴。此后,敗訴方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勝訴方可根...
可以使用可靠的第三方平臺,手機可以下載app,而且我們還是比較建議使用手機的,方便人臉識別認證身份。下面就以我們為例具體說一下: 第一步: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是對用戶資料真實性進行的一種驗證審核。有助于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聯網信用基礎。第三方電子...
1.請問電子合同有哪幾個法律問題及哪些要求 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不完善已嚴重影響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相關法律問題。就電子合同含義及特征作了闡述,對電子合同具體法律問題作了剖析,就電子合同簽定、認定、支付、電子簽名等法律問題作了淺析,并...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平臺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網貸逾期問題也日益引起公眾關注。網貸逾期收到備案通知讓家屬簽署是真的嗎?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網貸逾期問題是指在網貸平臺上,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款,導致貸款逾期。...
法大大是深圳一家電子簽章的公司,提供擁有ca證書的電子簽章,用于電子合同簽署。借助互聯網平臺,法大大讓原本跨地域、流程復雜的合同簽署變得更為便捷、高效,節省了時間和資金成本,提高勞動效率,特別適用于電子商務領域需要簽署具有法律效力電子合同的...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交易基本上都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的,簽署的法律文件多為電子合同,一個項...
電子合同有哪些法律效力那么對于合同的訂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條明確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由于互聯網的特殊屬性,因此在網上訂立電子合同的一方如果采取強勢手段行使對電子合同訂立過程中的技術管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