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法案例【2022】041
打撲克本是日常消遣
卻有人因此發生爭執
最終引發了一場命案
跟小編一起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吧~
基本案情
(圖片來源于網絡)
67歲的李某甲與47歲的李某乙是同村村民。這天,李某乙在旁觀看李某甲與眾人打撲克,散場時李某乙意猶未盡,上前搶奪撲克牌,想阻止散場,讓自己加入牌局。過程中,李某甲與李某乙發生口角,并相互推搡。經人勸架,李某乙正欲離開,李某甲卻以弄傷自己為由再次與之發生爭執。后雙方回家,誰知李某甲剛踏進家門口便暈倒在地,鄰居見狀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并報警,但李某甲于當日搶救無效死亡。經鑒定,李某甲符合“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及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基礎上,情緒激動、劇烈運動、輕微外力等因素,誘發其冠心病急性發作致心力衰竭死亡”。事后,李某甲的妻子、兒女便將李某乙告上法庭,要求李某乙按照40%的過錯責任,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鑒定費共計30余萬元。法院裁判01李某乙對于李某甲的死亡是否存在過錯?李某甲年事已高,并患有心臟疾病。李某乙對李某甲的病情可能并不知曉,但李某乙作為具備一般智識經驗的成年人,應當能夠預見到爭吵、推搡的行為,在相當程度上會增加李某甲情緒激動、進而誘發其他疾病的客觀可能性,也應知曉推搡行為會直接對對方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而事發過程中,李某乙未盡到一般人的審慎注意義務,兩次與李某甲發生爭執,對李某甲疾病發作死亡的結果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主觀上具有過錯。
02李某乙的爭吵、推搡行為與李某甲的死亡之間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根據法醫學尸體檢驗鑒定,李某甲突發疾病死亡的誘因是“情緒激動、劇烈運動、輕微外力”,其在糾紛發生后極短時間內突發疾病死亡,可以確認李某乙爭吵、推搡行為與李某甲死亡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因此,李某乙應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03李某乙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問題。李某甲明知自身疾病,卻在雙方發生爭吵后再次與之推搡,其對損害結果的發生亦有過錯,可以減輕李某乙的過錯責任。本案中李某甲病發死亡既有情緒激動的誘因,也有自身疾病的影響,綜合考量雙方爭執發生的過錯程度、病發的原因力等因素,酌定以李某甲自擔90%責任、李某乙承擔10%責任為宜。
最終判決李某乙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鑒定費共計82583.4元。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法官寄語矛盾和誤解在生活中很常見,如果一言不合就開罵,一語不服就動手,極易引起矛盾升級、釀成惡果。本案的一場牌局,讓街坊鄰里急了眼,口角之爭最終引發命案,給雙方帶來了無妄之災。都說“氣死人不償命”,但真氣死人或者把人氣病了,法律上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觸犯刑法,所以切勿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得一世傷心之悔!萊西法院開發區法庭 侯偉坤
編編提醒:
不要生氣,生氣會變老哦
來源:萊西法院不一定,要看上去地面滑是怎么造成的,如果長期滑物業沒人去管理或是這地面滑是由物業公司造成的,物業就有責任,如果是下雨一些自然因素造成,物業就沒有責任。
【案情簡介】 該案原告是張先生,2015年3月起進入一家公司上班。當年11月16日午飯時,張先生和往常一樣喝了點酒,午休后工作中不慎從高處摔下,傷勢不輕。 住院期間,張先生又遲發性脾破裂,最終構成八級傷殘,產生各項損失共計247326元。...
如今在一些地方,摔碗酒比較盛行,不摔不痛快,不摔不喜慶,大碗喝酒,豪邁砸碗。案情回顧 據孩子的家人介紹,小軍(化名)比較活潑,初中畢業后在家幫助父親銷售木材,平時能喝上兩瓶啤酒和一些白酒。3月31日傍晚,因為魏縣正在舉辦國際花海美食狂歡節...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陣前罵死了魏國的王朗現實生活中罵死別人會有什么樣的后果?近日瀏陽法院通報了這樣一起特殊的健康權糾紛案銷售經理羅先生在與客戶的爭吵中突然發病送醫后不治身亡法院綜合事件起因、雙方過錯程度、因果關系等因素酌情判決罵人者承擔...
這句話好像是說你是廠里的,然后你欠供貨商錢。這種欠款糾紛,肯定可以起訴,首先,你要確定別人欠錢,至少有個欠條,合同之類的;其次,是否約定還款時間,如果在還款時間內,就不要起訴了,對方可以以此作為抗辯事由,債務未到期可以不還錢的;最后,對象明...
鄰里之間本該和睦相處,但有些時候,難免因為一些小事引發爭執。 近日,北京房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索賠案,因停車問題和鄰居吵架,導致其中一方心源性猝死,死者家屬將對方告上法庭,那么,與死者吵架的鄰居到底...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本應和睦相處,然而,北京市房山區有一對鄰居因停車問題發生爭吵,雙方你來我往言語越來越激烈,一方因情緒太過激動,竟在吵架半小時后猝死。那么,與死者吵架的鄰居到底該不該承擔責任?近日,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因...
有些氣死人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一、不犯罪的情形:主觀無惡意。氣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氣人者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2、犯罪情形:雙方在...
所謂氣死人的現象,反映了一種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聯系的相關性。根據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和性質。 一是行為人明知對方精神脆弱、生理有疾,可能會被氣死,而故意追求氣死對方的結果,那么,這種以氣的行為方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構成故意殺人罪。 ...
魯法案例【2022】064三星照 四喜財五魁首 六六六為了防止酒局過于枯燥很多人在喝酒的時候會劃拳來助興那么劃拳算不算勸酒呢?飲酒過度出了意外共同飲酒的人要擔責嗎?基本案情死者宋某某與被告陳某、宋某等11人系同村親鄰,一起在臨沂木板廠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