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20年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的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發布擬征地通告
由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范圍內(如果系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還應在鄉、鎮)發布征地通告,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
通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者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第二步:征詢村民意見,并組織聽證
由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會同所在的鄉鎮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內容征詢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記錄在案,根據村委會或村民提出的意見分別處理并協調解決。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補償方式有異議的,應告知被征地相對人有權提出聽證申請。
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以上被征地農民知情、確認的有關材料作為征地報批的必備材料。)
第三步: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確認
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委托相應資質的勘測單位,或者會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實地調查被征土地的四至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規格等,并由國土資源部門現場填制調查表一式三份,由國土資源部門工作人員和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共同確認無誤后簽字。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字的材料作為報批的必備材料歸檔上報。
第四步:擬定“一書四方案”并上報審批
由縣或市級國土資源部門根據征詢、聽證、調查、登記情況,按照《建設用地審批管理辦法》對報批材料的要求擬訂“一書四方案”即:建設用地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應土地方案,并組卷向有批準權的機關報批。
第五步:征用土地公告
征用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省或國務院征用土地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在被征地所在村進行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公告的內容:
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第六步:征地補償登記
被征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征收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第七步:擬定補償安置方案并公告
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根據省或國務院征用土地批準文件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村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
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第八步:根據群眾意見修改相關方案并公告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提出。
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后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市、縣政府將征求意見后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應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并交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九步:落實征地補償、安置資金(包括社保金)
市、縣國土資源局按規定在擬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補償、安置以及社保費等各項費用。
第十步:實施補償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
按規定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按期交付土地。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征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違法征地的相關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三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繳納復墾費,專項用于土地復墾,可以處以罰款。
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以上就是網小編對“2020年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的流程是什么”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農村集體土地征收需經過以上十個步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由于城鎮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征收土地、拆遷房屋也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事實上,律師也經常接到當事人反饋,在沒有經過省級人民行政單位批準征收的情況下,一些村委會就擅自和房地產公司簽訂開發協議,違反法律來買賣村集體的土地。對于這種違反法律的土地征...
集體土地開發流程是什么一、集體土地怎樣征收為國有由縣級以上土地收儲中心收儲后,再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議或其他方式出讓給土地使用單位。或者采用特事特辦--集體土地經過擁有者和需求者間協商后,土地部門直接就劃撥了,面積大的由土地部門自己向上級土地部...
2020年征地補償新標準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目前我國對土地征收補償還是按最新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執行,例如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土地補償費不分地類、不分地區,按批準征收土地總面積計算,安置補助費按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每個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 (二)農村房屋、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補償。 農村房屋補償房屋結構不同價格不...
小產權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所謂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所以叫做鄉產權房,又叫小產權房。 2014年小產...
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流程及補償標準是什么一、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流程1、發布征地通告。由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
土地證辦理需要什么材料 土地證辦理需要什么材料,這個需要看您以前是辦過哪些證,如果以前辦過土地證沒有需要轉出就需要辦理辦理辦理一般材料有(外省戶籍要求提供本地有效戶口本或者暫住證明原件)辦理機構:所需要的材料具體要看您辦理的地方所...
2020年農村宅基地補償標準:1、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 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
2020年農村荒山荒地被征收怎么補償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農村集體的荒山荒地進行征收的,經濟補償的項目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其中安置補償、地上隨著物和青苗補償歸開墾者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其實就是征收和拆遷原來老房屋,所以在安置了新住址之后會拆掉老房屋的,搬遷的原則也應該遵循國家對拆遷補償安置的基本原則,就是居住條件不得低于拆遷之前的水平。《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對于農村村民住宅征收有一定的規定。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