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的基本內涵 (一)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概念 突發環境污染事件作為突發事件下的子概念是一個模糊但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且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和范圍。一般來說,突發事件主要包括極端形式的緊急狀態和普通狀態兩方面,如自然災害等(包括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和環境破壞事故),還有緊急狀態宣布等,緊急狀態是一種法律狀態,而非事實狀態。[1]本文的分析主要限定在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管理上。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3條規定,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 1.3事件分級 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重大環境事件(......
1.國家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 省級總體應急預案 1.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 天津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 河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4.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5. 內蒙古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6. 遼寧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7. 吉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8.黑龍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9. 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0. 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1. 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2. 安徽省人民政府突發公......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根據國務院第17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根據國務院第17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根據國務院第17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
[內容提要]環境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問題,這一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由于特殊的國情,我國的環境問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原因,并且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步深入開展,環境法治也顯得尤為迫切,但現行的環境法制建設存在諸多的弊端。本文探討了我國環境問題的...
1.我國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法律法規有哪些 1. 關于突發性事件、應急管理的相關規定散見于各類法律以及行政法規之中?,F按大類梳理一二。2. 安全保護類: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關于原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關于預...
1.應急管理方面法律法規有哪些內容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各級...
21世紀初葉全世界正處于現代化后期的風險社會時期。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3000美元,社會就面臨著高度風險,即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易發、頻發期。目前我國正處于這樣的高風險時期。對當今社會而言,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是不可避免的,是...
突發公共事件: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2006年1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
一、什么是環境污染事故 環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使環境受到污染,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受到破壞,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造成...
突發公共事件: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2006年1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