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4歲的李某與62歲的保姆蔣某再婚,當時雙方簽訂了一份“協議書”,載明蔣某在李某百年后不繼承李某一套婚前房產等內容。2016年12月李某去世后,留下的一套婚前房產由女兒居住。蔣某要求分得李某的遺產遭到李某女兒拒絕,雙方產生糾紛引起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蔣某與李某再婚時簽訂涉及遺產處理的協議無效,蔣某對李某的遺產享有法定繼承權,遂判決蔣某與李某女兒分別繼承李某一半份額的房產。
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囑,是指公民生前根據法律規定的內容和方式,對其財產所作的處分,而于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為。遺囑繼承,是指按照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繼承其遺產的繼承方式。訂立遺囑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具有法律效力。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該規定是遺囑效力的一項實質要件。對尚無勞動能力的未成年人和因年老、疾病、傷殘而喪失勞動能力的其他法定繼承人,在其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情況下,遺囑人設立遺囑時應當為他們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這種必要的繼承份額稱為“必留份”,這是保障繼承人生活需要所必不可少的份額。而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本案蔣某再婚時是保姆,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但在處理遺囑繼承時不能以立遺囑時間而應以遺囑生效時間來判斷繼承人是否具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2條第3款規定:“老年人以遺囑處分財產,應當依法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額。”這是我國法律對老年人權益的特殊保障,也是遺囑效力的一項實質要件。因此,剝奪老年配偶繼承權的遺囑不具有合法性,屬于無效遺囑。本案中,兩位老人再婚時簽訂協議約定蔣某不繼承李某遺產,該協議內容因違反前述法律規定而無效,本案應按照法定繼承處理。
來源:中國普法網
摘自中國法院網 作者: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依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公民可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處分個人財產。很多老年人往往因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對法律不夠了解或疾病等,選擇他人代書遺囑的方式訂立遺囑。而法律對代書遺囑的內容...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公證處回應老人送房給水果攤主,老年人的權益自己怎么保障?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近日,一則上海88歲老伯將300萬房產送給樓下水果攤主的報道引發網友關注。馬老先生是一位獨居老人,前些年老伴去世,后來兒子也在...
為了保證生前所愿身后得償,被繼承人訂立遺囑需要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以滿足實質要件, 但是如果缺少了這個條件,遺囑還有效嗎?案情回顧A某(父)與B某(母)生育二子女,即C某(兒)D某(女),B某于2013年去世未留遺囑,A某于2...
再婚后的財產,屬于再婚夫妻個人或者共有部分,在再婚夫妻沒有死亡之前,子女無權分配和繼承。再婚夫妻一方死亡,首先需要對財產確權,確定那些財產屬于死者個人所有。規定是,再婚前的登記在個人名下的屬于登記人婚前個人財產,再婚后取得共有財產有一半屬于...
繼承遺產是指繼承人接受被繼承人財產的事實. 無人繼承的遺產,指沒有法定繼承人也沒有遺囑繼承人 ,或者全部繼承人都放棄繼承權或被剝奪繼承權的遺產。在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條件下,雖有遺囑但遺囑只處分了部分遺產,或遺囑只部分有效,其未經處分的遺產...
老人通過立遺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據子女對自己盡贍養義務的大小以及子女的具體情況合法合理的處分自己的合法財產,但是,立遺囑需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方有效。 我國《繼承法》第16條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這是法律賦予公民用...
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 配偶及子女法定繼承遺產的權利 也可能被剝奪 出走妻子主張繼承丈夫遺產 法院判決喪失繼承權 周某(女)與蔡某(男)于1987年共同生活,生育一女蔡甲、一子蔡乙。2000年,周某獨自帶蔡甲離開宿遷到安徽生活至今...
公民繼承遺產有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方式?! ?法定繼承又稱無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代位繼承以及遺產分配的原則等,均按法律的直接規定予以確定繼承方式。 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關系產生以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
對你的問題綜合回答:你的父母親均已去世,也未留下遺囑,那他們名下的房產歸屬應走繼承程序。你們姐三個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這與戶口是否在一起沒有聯系。盡管她們姐倆兒對老人的日常照顧未盡心盡力,但那應屬于道德法庭予以譴責的事,不能因此而剝奪她們的法...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況有哪些? 繼承人由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無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如果被繼承人以遺囑的形式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該遺囑無效。為爭奪遺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