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的生產者已經按照有關法律要求在商品或者商品包裝上標明了品名、產地、規格、等級等信息,經營者應通過開放式貨架或者其他醒目方式向消費者展示了商品的相關信息,不得虛構事實、隱瞞真實情況,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2014年6月9日,小王在某加油站便利店購買了鮮吉多牌生粉1袋(單價5.1元)和姚太太牌貢棗1袋(單價6.1元),但回家后發現生粉的實際產地為江蘇泰州,與便利店價格標簽上標注的產地上海不符;生粉的營養成分表、產品等級分類與國家標準相悖;外包裝袋專利已經過了有效期。另外,姚太太貢棗不符合蜜餞類食品國家標準的規定,違法標注了等級。綜上,小王認為加油站便利店在出售上述商品中存在欺詐行為,誤導消費者做出了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現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對其進行賠償。最終法院認定加油站便利店構成價格欺詐,判令便利店退還小王鮮吉多牌生粉和姚太太牌貢棗貨款共計11.2元并支付1000元賠償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三十三條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一條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五十四條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第八十四條下列行為屬于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假冒專利的行為: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或者終止后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 第六條 經營者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的標價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價格欺詐行為: (一)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1.企業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明確產品相關信息和產地情況,確保產品信息客觀、真實有效。 2.完善便利店商品抽查制度,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對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商品及時進行整改。 3.完善責任到人制度,明確便利店崗位人員的法律風險防控職責;同時,要通過培訓加強便利店人員法律風險防范的教育,不斷提高便利店人員法律風險防范意識。
價格欺詐行為的處罰是什么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價格欺詐行為處罰辦法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
價格欺詐行為處罰辦法是什么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
1、虛假標價:如某飯店餐飲部在商品標價簽上標明象鼻蚌價格每斤78元,但顧客結帳時卻按每斤200元結算,并且稱其標價簽標的是小象鼻蚌,以虛假標價誤導消費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發商品標價簽上標明產地是意大利,而實際產地是廣東省。 2、兩...
價格欺詐的類型有哪幾種價格欺詐的10種表現形式根據國家計委在各地在禁止價格欺詐市場檢查發現的價格欺詐行為,主要有以下10種表現形式:1、虛假標價:如某飯店餐飲部在商品標價簽上標明象鼻蚌價格每斤78元,但顧客結帳時卻按每斤200元結算,并且稱...
哪些行為是價格欺詐(一)虛假標價:如福建省漳州市某飯店餐飲部在商品標價簽上標明象鼻蚌價格每0.5公斤78元,但顧客結賬時卻按每0.5公斤200元結算,并且稱其標價簽標的是小象鼻蚌,以虛假標價誤導消費者。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
什么叫價格欺詐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構成行為價格欺詐的13種行為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
價格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制定的《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從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警示經營者加強自律,同時提醒消費者謹防上當,現將近期國家計委將各地在市場檢查中發現的價格欺詐十種表現形式予以公布。1、虛假...
營改增是給企業減負,根本上是向消費者讓利,個別精明的商家,打著營改增的幌子,耍一些小花招,其行為是借機變相漲價,從中牟取不當利益。特別是一些不法商家,借營改增之名,集體串通漲價,或刻意曲解營改增而價外加稅,已經突破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底線,屬于...
價格欺詐行政復議的依據是怎樣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
1.關于價格欺詐的法律規定 一、《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