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由一方當事人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向對方預先給付的金錢。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不得超過合同標的額的20%,超過的部分由收受方退回或抵作價款。給付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應雙倍返還定金。因此可以看出,定金責任是一種懲罰性規定,目的在于督促雙方當事人積極履行合同的義務。
損害賠償金,是指一方當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時,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規定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損害賠償責任原則上僅具有補償性為原則,但以懲罰性為例外。根據等價交換原則,任何民事主體一旦造成他人損害都必須以同等的財產予以賠償。因此,一方違約后,必須賠償對方因此所遭受的全部損失。但同時,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又作出例外規定,經營者在有欺詐行為時,應按消費者的要求以其購買商品價款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增加賠償消費者的損失,該條是我國法律中惟一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
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的適用規則如下首先,定金與違約金的適用關系。由于我國的定金在性質上屬違約定金,具有預付違約金的性質,因此它與違約金在目的、性質、功能等方面相同,兩者是不可并罰的。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了當合同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違約方選擇一種對其最有利的責任形式。應當注意:這條規定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存在違約金和定金責任的情形。
如果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和定金是針對不同的違約行為,且兩者在數額上的總和也不太高,在一方同時實施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時,兩種責任形式是可以并用的。
其次,違約金與損害賠償的適用關系。一般來說,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應視為對損害賠償金額的預先確定,因而違約金與約定損害賠償是不可以并存的。違約金與法定損害賠償是否并存,牽涉到違約責任的適用是否以發生實際損害為要件以及國家對違約金的干預問題。原則上可以說違約金的運用并不以實際損害發生為前提,不管是否發生了損害,當事人都應支付違約金。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違約金低于損失的,可請求適當增加。據此,雖然違約金的適用不以實際損害發生為要件,但最終違約金金額大小的確定與實際損失額密切相關:法院或仲裁機構對違約金金額的調整是以實際損失額為參照標準的。
一、違約金與定金的關系是怎樣的?違約金與定金的關系主要在于支付情況不同,以及適用范圍不同,但兩者的性質相同,定金在性質上是違約定金,具有預防違約金的性質。定金是簽訂合同時或之前預先支付的,作為簽訂合同或履行合同的擔保,具有雙倍返還的懲罰性。...
一、如何處理醫療糾紛 二、怎樣正確適用法律解決醫療糾紛 1、正確認識《條例》和《民法通則》的關系。 《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側重于行政管理的角度,對于出現的醫患糾紛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后構成醫療事故的,在行政上如何進行賠償作出規...
規章制度是法律法規的延伸和具體深化,是實現企業自主管理的體現,被稱為企業內部法,它具有如下效力。 是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
交通事故中行人、非機動車在交通事故中負全責、或主要責任、或同等責任時,機動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問題。 首先,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該條確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賠償主體及歸責原則,賠償權利人可根據七十六條的...
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雇員從事雇主指示的工作發生交通事故的,不是雇員責任的,雇員可以要求責任人賠償,也可以要求雇主賠償,雇主賠償后可以向責任人追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條規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的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該...
違反合同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 1、實際履行。對實際履行之界定,各國存在較大分歧。要言之,大陸法把實際履行作為主要救濟方法,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請求法院判決其履行合同規定的特定義務,而不允許其以金錢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英美...
一、商場與商戶違約連帶責任是怎樣的商場與商戶違約連帶責任是根據相互之間造成的損失來確定責任,因為這是上方共同違約所造成的,就是大家都有錯,只是看錯誤誰大誰小而已來承擔責任。違約連帶責任即指當事人共同違反合同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構成違約連帶...
合并破產清算是怎樣的 一、合并清算原則的適用范圍。 理論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普遍適用的觀點,認為當母子公司同時破產時,原則上均應適用適用合并清算,僅有兩種情況例外,其一是當債權人證明其信賴子公司的資信而進行交易時,此時適用合并清算可能損害...
1.醫療事故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如選擇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則要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而選擇侵權糾紛就要《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不同的選擇可能會導致案件最后結果的完全不同。例如某患者到醫院就醫后,與醫院建立了合同關系,通過簽署《住院病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