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訟時效中斷中止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民法總則對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情形作出了規定,訴訟時效中止的,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訴訟時效中斷的,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四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什么是民事訴訟時效抗辯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訴訟時效只適用于債權請求權,即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
所謂債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基于債的關系而產生的、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
具有中斷訴訟時效行為的有哪些依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可以中斷訴時效的情形包括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 一、訴訟時效的概念及設置目的 也就是說,法律只保護民事主體在訴訟時效的有效期間內的勝訴權,超過訴訟時效有可能喪失...
一、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
1、申請人表示延期執行的;2、案外人對執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5、法院認為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從自身具...
信用卡透支訴訟時效計算方法是信用卡透支后的還款日期是1個月,訴訟時效是2年。法條如下: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一、什么是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說,法律只保護民事主體在訴訟時效的有效期間內的勝訴權,超過訴訟時效有可能帶來敗訴的風險。換言之,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
執行中法院不做調解了,但是雙方可以自行和解,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
如果發生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民事訴訟相關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原告需要先行繳納訴訟費用,如果繳費確有困難,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申請緩交或者免交。但是,當事人如果在法院規定的期限內不交納訴訟費,法院將會按...
一、勞動仲裁時效是否存在中斷或者中止 勞動仲裁時效是存在中斷或者中止的情形的,但勞動者在處理勞動爭議過程中最后還是在規定的時間一年內向勞動部門申請仲裁,如果對勞動部門仲裁結果不服,建議請專業的勞動律師作為代理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申請勞動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