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不作為可以構成行政侵權,并應當承擔行政侵權責任。但是中國《國家賠償法》關于行政賠償中,并未明確規定行政不作為造成相對方損害的行政賠償責任。
(一)行政不作為行為是行政腐敗的重要表現。
行政不作為與濫施權力、亂作為不同,濫施權力者是利用權力做出超出合法權限或不依法定程序的事,以權謀私,貪污受賄。而行政不作為則是不做或少做權限內該做的事,該為而不為法定職責,嚴重阻塞國家法令的暢通,使國家本應發揮重大作用的法律法令削弱、收縮,使行政相對人乃至社會公共利益得不到應有的維護。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行政不作為是行政上的另一種腐敗行為。
(二)造成政府職能錯位,不利于依法行政。
在現代,政府本應承擔起為市場、企業提供服務、信息,協調社會秩序的角色。如果行政不作為行為大量存在,政府就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這一職能,另一方面政府經常越俎代庖,直接介入市場交易關系,對市場進行指揮而不是指導,該管的不管、不作為;不該管的亂管、亂作為;常導致市場失靈,導致政府行為缺位。
行政不作為行為也是對行政相對人的侵權行為。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通常是以作為和明示的方式實現國家的行政管理職能,這種管理職能是法律賦予的必須履行的硬性規定,但如果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作為的方式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能,就會導致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行政不作為的危害包括行政不作為行為是行政腐敗的重要表現、造成政府職能錯位,不利于依法行政,行政不作為行為也是對行政相對人的侵權行為。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行政不作為行為是行政腐敗的重要表現,造成政府職能錯位,不利于依法行政。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聊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違法: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或公民,因違反法律的規定,致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是指特定主體實施了與現行法相沖突的行為,引起相應的損害事實,法律對之進行否定性評價的狀態。 這是是作為產...
什么是秩序行政 秩序行政,以致力于創設良好公共秩序為目的之行政。12秩序行政又稱規制行政,在范圍上除包含警察行政以外,還包含稅務行政及其它直接、間接的指導、規劃、管制行政等。由于秩序行政以創設良好社會公共秩序為目的,以限制性手段居多,具有強...
1.違法行為根據其違反的法律,可以將它分為哪三種 違法按其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刑事違法、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等。刑事違法即犯罪,它是指觸犯刑事法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對社會危害較大,因此它是違法中最嚴重的一種。民事違法是指違反...
(1)前提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是法定義務人不履行義務,而后者是以可能產生危害社會的行為為前提。 (2)目的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目的在于迫使義務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預防、制止危害社會行為或事件的發生...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有哪些 要包括內容上違法,也包括形式上違法。還有違法強行性規定,合同效力才無效等等。行政法規具體含義如下: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相關的一個概念,是國家禁止性規定。我國1982年《經濟合同法》第7條的規定...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法制的逐漸完備,行政處罰方面的相關內容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由此引起的行政訴訟也逐年增...
一、暫扣行政強制措施有哪些種類 依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有很多,而暫扣的強制措施種類包括查封財物、扣押財物、凍結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 第九條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
1.10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九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三)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四)以適當方式為...
轉自:悄悄法律人1.張明楷:避免將行政違法認定為刑事犯罪2.阮齊林:刑事司法應堅持罪責實質評價張明楷:避免將行政違法認定為刑事犯罪作者:張明楷: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中國法學2017年第4期、中國法學雜志公號近一段時間來,國民普遍認...
1.學生法五種法律 學生的法律責任,是指學生實施了違法行為而必須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后果。一、學生的合法行為法律法規關于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的規范,對學生明確了允許什么行為、要求什么行為、禁止什么行為,從而在法律上將學生的行為劃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