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條文主旨】
本條是受害人的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受害人本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規定。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是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提起精神損害撫慰金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適用的法律依據。第二款規定的是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能否讓與和繼承的問題。
【解讀】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基本制度,在《國家賠償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中,也規定了一些精神損害的條文。2001年3月10,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并決定從即日起實施。解釋對自然人的人格權利和人格利益進行司法保護方面,以及在中國侵權行為法和人身權法建設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梢哉f,這個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在保護人身權方面,具有里程碑性質的意義。在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律依據。由于本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已經不是精神損害撫慰金,因此有必要對此問題做出專門規定。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能否讓與或者繼承,以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都沒有做出規定,而審判實踐中又迫切需要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本條對此做出了規定。
本書分九部分對本條進行分解:
一、精神損害賠償
所謂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者死者近親屬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這里的精神損害,既包括積極的精神損害即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也包括消極的精神損害即知覺喪失與心神喪失。
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性質,是財產賠償責任,因為賠償精神損害,只能通過財產的方式進行。至于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不能稱為精神損害賠償,它們只是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方式,與賠償無關。
你好! 首先,依《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你說的這種情形對方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只能追究其民事事責任?! ?維權渠道你可選擇與對方協商、申請交警隊調解,當然你可...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人身損害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十五條(一)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輕微傷害,不支持賠償權利人的精神撫慰金請求;(二)公民身體權、健康權遭受一般傷害沒有構成傷殘等級的,精神撫慰金的數額一般為1000元至5000元;...
人身損害賠償,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體受到不法侵害,造成傷害、殘疾、死亡及精神損害,要求賠償義務人以財產進行賠償的侵權法律制度。那最新的賠償標準具體是怎么樣的呢?接下來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內容摘要:本文運用概念法學的方法,以法規范之存在上的邏輯結構為中心,圍繞侵權責任法第22條的規定,厘清關于精神損害的各種不同稱謂,探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模式和功能,并根據其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兩個部分中所有的法律概念(或用語),進行開放式解讀...
來源:保險訴訟參考導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于2020年12月31日進行了重大修正,此次修正共計刪除14條規定、修改4條規定、新增2條規定。本期推送內容為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法官對于《最高人民...
5月23日,吉林男子劉忠林向吉林省高院遞交共計1667萬余元的國家賠償申請,其中包括787萬余元的人身自由賠償金和800萬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據新京報此前報道,1990年,吉林東遼縣會民村一名18歲女孩被殺害,時年22歲的劉忠林被認定為兇手...
精神損害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權益遭受侵害而產生的精神痛苦、肉體疼痛或其他精神嚴重反常情況。 而精神損害賠償則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權或者是某些財產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財產利益受到損害并遭到嚴重精神痛...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權或者是某些財產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財產利益受到損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時,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給予損害賠償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般而言,這樣的精神損害通常包括兩個方面的情況,一種...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如下: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
內容提要:近年來,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事故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民事案件居高不下,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理解適用的不統一,影響了法律的公正性。正確認識和理解道路交通事故之精神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最大限度的保護事故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