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推出的醫療事故鑒定人為何不出庭”連續報道,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近日,記者獲悉,為使醫療糾紛案件的審理更有章可循,由最高法院和江蘇省高級法院共同調研起草的《最高法院關于審理醫療糾紛案件若干問題規定》司法解釋,已形成一系列傾向性意見。與此同時,全國法院系統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司法鑒定研討會,10月30日在重慶召開。據悉,即將出臺的《最高法院關于審理醫療糾紛案件若干問題規定》司法解釋,對醫療糾紛案件中爭議最大的醫療事故鑒定機制,將出臺不少新規定。醫療事故鑒定人是否該出庭接受質詢,是患方最關心的問題。記者了解到,就目前形成的意見來看,更傾向于讓鑒定人出庭。在醫療糾紛案件中,不少患者都要求鑒定人出庭,但鑒定專家只會出具書面答復而拒絕出庭。缺乏直接解釋,必然會影響醫療事故鑒定書的公信力。對此,調研起草上述《規定》的法官們更傾向讓鑒定人出庭。他們表示,鑒定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或者書面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不給予明確答復的,法院可以不采信這份鑒定報告。針對醫療糾紛涉及眾多專業知識,起草《規定》的法官們還認為,患方可以向法院申請,由醫學專家出庭代為質證。同時,記者從全國法院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司法鑒定研討會上得知,為改變醫療糾紛案件中鑒定不公的問題,專家們在這次討論會上提出,要在司法鑒定機構建立《鑒定人名冊》。他們認為,由法院從《鑒定人名冊》中委托、組織專門機構或醫學專家進行司法鑒定,這種隨機抽選鑒定專家的做法,能遏制人情”鑒定和金錢”鑒定。據悉,鑒定醫療事故的構成,除醫務人員有過失外,還要確定這種過失與患者的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大量醫務人員雖有差錯,但與患者損傷無因果關系的病例,被鑒定為不構成醫療事故”。而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被鑒定為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差錯,要不要承擔民事責任?這在法律界一直存有爭議。如僅僅以不屬于醫療事故,醫療機構就不擔責”的原則進行處理,對患者來說,是否會不公平?記者得知,起草《規定》的法官們在調研中,對雖經鑒定不構成醫療事故,但法院能認定醫療機構存有民事過錯,造成民事侵權的案件,傾向于讓醫療機構承擔民事責任。而鑒定不認定醫療機構有過失,但認為醫方診療、護理行為與患者損害后果之間,有一定因果關系的案件,起草《規定》的法官們也傾向于按公平原則,判決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分擔損失”。法學專家質疑《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新聞提示:2002年9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較之于《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由于《條例》新增了諸如醫療事故的界定依據,促使醫護人員提高知識水平,防止出現醫療事故等一系列規定,一出臺即被認為是廣大患者的福音。但該《條例》實施兩年下來,一系列麻煩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如醫療事故的界定范圍仍顯模糊和狹窄,患者知情權仍未落到實處等等,特別是如何規范、約束醫療事故鑒定人的行為更引起了廣大患者和法律界專家的質疑。質疑一叔叔鑒定侄兒”難保公正昨天,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圣典律師事務所主任薛*民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醫療事故鑒定機制,仍屬自我鑒定”,其公正性仍無法得到保證。薛*民說,《條例》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變成現在的醫學會,只不過是將老子鑒定兒子”改成叔叔鑒定侄兒”。醫療事故的鑒定體制、程序、人員并沒有實質性突破,鑒定程序不合理,難保公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活動,保證鑒定質量,實現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科學、客觀、獨立、公正,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規則。第二條本規則所稱的醫療過錯司法鑒定(以下簡稱醫療過錯鑒定)是司法鑒定...
發生醫療糾紛后,而患者對鑒定意見有異議要求鑒定專家到庭當面質詢,而專家卻擔心遭到打擊報復,不愿到庭,如何建立鑒定人保護機制?整形手術后,患者認為效果未達預期,手術失敗,而醫院卻稱手術成功,雙方各執一詞,整形效果到底由誰來認定?7月4日,上海...
一、診療經過: 2011年2月16日,周某因身體不適到某醫院就診,經首診醫生檢查,初步診斷為:腹痛查因:胃炎、腸炎,予以①抽血化驗血常規、電解質生化、心肌鈣蛋白、胰腺二項;②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2,泮托拉唑鈉80mg,氨曲...
導語: 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應盡到合理診療義務,履行義務瑕疵將導致賠償責任,但此義務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患者在醫療行為中也將承擔一部分風險責任。一、有風險的醫療行為如果是在征得患者及其親屬同意后實施的,風險責任應由患者及其親屬承擔 二、患者...
1.在法院執行程序中評估費由誰承擔 被執行人承擔。1、按照進貨價的1%收取評估費。2、評估費先不繳納,在執行后由執行款里從被執行人的財產里面扣除。在法院對一民事訴訟判決原告勝訴后,被告在賠償問題上的法定時間內未完成判決書上所規定的賠償金額而...
案情概況 2009年10月19日早上,19歲的女生王惠(化名)用力大便時,突感上腹劇痛,到某大學附屬醫院急診住院。10月20日、21日經造影和CT檢查,診斷為膈疝(腹腔臟器通過隔開胸腔和腹腔的膈肌薄弱處擠進了胸腔),醫生建議手術治療。1...
1、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的條件 1)有明確的被告; 2)有明確的訴訟請求; 3)有明確的損害后果; 4)原被告雙方確立了明確的醫患關系; 5)受訴法院對案件具有管轄權。 2、原告起訴時應當準備的材料 1)原告的身份證明; ...
絕大部分醫療糾紛案件是在一審了結的,可以說一審程序是訴訟程序的核心部分,醫患雙方均應當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一審訴訟的各個環節中。不要太指望二審,一般都維持原判的。下文一律師總結的關于醫療糾紛案件訴訟一審流程及注意事項?! ?、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
如何區分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責任與交通事故認定書中認定的責任? 答:在道路交通事故索賠實務中,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把交通事故認定書中認定的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相混同。將兩者區分開來,不再將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事故認定書作為確定民事賠償責任的依據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自2017年12月14日開始施行?!督忉尅访鞔_了適用范圍,即:患者以在診療活動中受到人身或者財產損害為由請求醫療機構、醫療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或者血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