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醫療事故調解的過程是怎樣的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二、醫療事故調解應注意什么
對于病人和病人家屬來說,解決醫療糾紛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避免過激行為。由于病人及其家屬對醫學知識了解不多,對疾病認識不足,很難判斷不良的果發生的原因。因此,應當耐心聽取醫生和醫院方面的解釋,要相信醫院,相信科學。同時,還可以向熟悉的醫生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還可以向有關咨詢機構進行咨詢,例如專門負責任醫療糾紛咨詢機構或律師事務所。如果覺得醫院和醫生的解釋不能令人滿意,可以書面提出問題,要求醫院進行調查,并對所提出的問題予以解釋。當病人方面掌握較充分的證據,能夠說明醫生和醫院在醫療中有過錯行為,并且該過錯與不良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時,便可以向醫院提出賠償要求。經協商,如果雙方都認為賠償數額可以接受,便可以達成協議。在與醫院方面進行協調的過程中,病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2、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3、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
4、發生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
5、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如果您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進行詳細的咨詢,律聊網將為您提供周全的律師服務。
發生交通事故,這是大家都不愿意發生的。 當發生交通事故后,不要慌,要注意保護好現場,及時報警及急救,以便交警部門查清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雙方責任的認定,當事人或委托當時在現場的以及及時向交警部門反映事故發生的真實情況。 這樣有利于分清雙...
醫療糾紛調解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醫療糾紛的調解組織 依主持者的性質,調解可以分為:行政機關的調解、民間(組織)調解、法院附設的訴訟前調解等。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的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
醫療事故調解的方式 (1)醫患雙方自行調解;雙方對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達成一致協商意見的,可簽定書面的調解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醫療事故的概況,以及雙方協商確認的賠償金額等內容,并由雙方簽字確認。 (2)請求衛生行政部...
醫療糾紛醫院要處理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第一,發生醫療糾紛后,首先醫患雙方可以進行協商調解,達成協議,糾紛處理結束。第二,如果雙方協商不成,醫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請求進行醫學鑒定,根據鑒定結果,協調雙方承擔相應責任。達成...
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1.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關于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包括: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1.醫療事故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如選擇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則要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而選擇侵權糾紛就要《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不同的選擇可能會導致案件最后結果的完全不同。例如某患者到醫院就醫后,與醫院建立了合同關系,通過簽署《住院病人同...
調解解決醫療糾紛時注意事項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
1.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關于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包括: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