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認定信訪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首先,上訪要一級一級的上訪,不能越級。準備好上訪材料,多復印幾份,要寫清楚上訪的事情的詳細內容。
其次,上訪人應當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信訪工作機構指定的接待場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
再者,多人采用走訪形式提出共同信訪事項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上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不服的,可以請求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復核。
最后,上訪的時候不要鬧訪,打橫幅、打罵工作人員、阻塞交通或者其它違反公眾秩序的事,這樣非但不會成功,嚴重的則會被拘留,甚至承擔刑事責任。
對于初次實施違法行為且違法行為輕微的,行為人經教育能夠端正認識,明確表示不再違法上訪并具結悔過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對于經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依據《信訪條例》第四十七條之規定,依法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對經警告、訓誡或者制止,繼續或者再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堅決依法打擊處理。
二、我國的信訪按內容可以分為哪三類
在我國,一般情況下除民主黨派外,各級黨委、政府(信訪機構多合署辦公、由黨委辦、政府辦雙重管理、以政府辦管理為主,與各級黨委政法委、綜治辦、維穩辦、應急辦職能交叉)、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軍隊、群團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民/居民自治組織都設有專職或兼職信訪工作機構、配有專職或兼職信訪工作人員,部分媒體和特定社會團體也具備類似信訪調解職能,一般分為四類:申訴求決類、涉法涉訴類、檢舉控告類、意見建議類。
可見,雖然信訪活動是人民監督政府依法行政,保障權力不腐化的一種權利,但是如果不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不僅無法行使權利,還很可能會面臨刑事處罰。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的解答,如有需要,可來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
上訴,是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活動。 1、必須有合格上訴人和被上訴人 2、必須是依法允許上訴的判決裁定 3、符合法定的上訴期限。 民事訴訟...
1.中央2018對信訪的新規定 2018年2月22日,司法部網站對外公布了修訂后的《司法行政機關信訪工作辦法》(下文簡稱《辦法》)全文,自2018年4月1日施行。《辦法》在第一章總則中提出,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建立信訪工作責任制,將信訪工作績效...
1.信訪人在信訪時應遵守哪些規定 根據《信民條例》第20條規定,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1)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
《信訪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22年5月1日施行。2005年5月1日施行的《信訪條例》同時廢止。 《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對車禍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 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屬于《民事訴訟法》中證據規定的鑒定結論,一般具有較高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嚴肅性。 如果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對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事故認定書不服,依《...
可以直接向該法院院長或者該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的立案庭投訴。 根據規定:對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后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
(2005年1月5日國務院第76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5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1號公布 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持各級人民政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
信訪條例(2005年1月5日國務院第76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5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1號公布 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持各級人民政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
訓誡,是指公安機關對違法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責令其改正,不得再犯的一種手段。經梳理,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下列法律法規對相關違法人員予以訓誡,并適情開具訓誡文書: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第三十七條 未match成年人有本...
3月4-11日,我們迎來了全國兩會的召開!有些人為了給基層政府施加壓力,會選擇兩會期間進京上訪。那么,兩會期間進京上訪違法嗎?有哪些上訪行為是違法犯罪行為呢?此前,兩高一部曾發布《關于依法處理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對依法處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