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五、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一、什么是孩子監護權,關于孩子監護權的問題,法律有哪些規定? 關于孩子監護權的問題,民法通則有關于孩子監護權的規定,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就是說,對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父...
民法監護制度起源于羅馬法。起初羅馬法為保護未成年的身體,為其設保護人;為保護精神病人的財產權益,為其設照管人。 一、監護制度的起源和本質 監護人為保護人和照管人的總稱。近現代各民法體系中國民法監護制度,不...
第一步指定監護人 老年癡呆癥患者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需要由其配偶或者成年子女作為監護人。如果近親屬中有人對他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一般情況下可以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指南 1、什么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2、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權利?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3...
受托人如何才能辭任設立信托后,經委托人和受益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辭任。本法對公益信托的受托人辭任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受托人辭任的,在新受托人選出前仍應履行管理信托事務的職責。相關知識點第三十九條 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職責終止:(一)死...
1.學生事故處理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學生傷害事故的基本法律依據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的規定有學校等教育機構負有對未成年人學生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其是確定學...
一、遺囑指定其他監護人的規定是如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九條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對于身患重病的父母,通過遺囑安排好孩子的監護人,有利于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二、監護人的分類 1、由后死亡的父...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相關問題1.父母贈與未成年人不動產的相關問題(1) 離婚協議中夫妻雙方約定將共同所有的不動產贈與未成年子女,未辦理變更登記前,夫妻一方反悔,主張撤銷贈與合同,法院能否支持?夫妻在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未成年子女不動產基于多種考慮...
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涉及被監護人人身、財產等各個方面,法律難以對所有具體履行職責的行為作出規范,只是在民法總則第三十五條確立了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的兩項基本原則: 一是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即監...
受托人職責終止該如何做受托人職責終止的,依照信托文件規定選任新受托人;信托文件未規定的,由委托人選任;委托人不指定或者無能力指定的,由受益人選任;受益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依法由其監護人代行選任。原受托人處理信托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