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人犯罪中止構成共同犯罪嗎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犯罪的行為。對共犯中止,一般地在司法實務中采共同犯罪既遂的標準予以認定,也就是適用“一部既遂,全部既遂”原則,除了中止者自己有中止行為,還應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繼續實施犯罪,不能使共同犯罪出現既遂結果。
共犯中止理論中存在不能作為中止處理,但存在酌定從輕情節的情況。比如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為,但無法或者并未對其他犯罪人進行阻止,從而使得犯罪結果發生這一情況。雖然不能按照中止犯來處理,但是對于這一酌定從輕情節,仍然需要從理論上進行解釋。于是共犯脫離的理論出現了。
共犯脫離同樣基于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理論,針對共犯中的部分犯罪人自動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并消除自己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對于犯罪結果的促進作用,使得自己的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不具備因果關系的這一情況進行解釋。認定這一情況屬于共同犯罪中的脫離,行為人不承擔既遂責任,但也無法成立中止,因而成立未遂或者預備。應當注意的是,單單中止或者放棄自己的犯罪行為,但已實施的犯罪行為仍然對犯罪結果有促進作用,行為人也并未對這一作用進行消除的情況,不屬于共犯脫離,若共犯既遂,行為人仍然需要承擔既遂責任。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別: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兩個概念,它們均屬于故意犯罪的形態類型,極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并不具備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 兩者異同點: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別: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兩個概念,它們均屬于故意犯罪的形態類型,極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并不具備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 兩者異同點: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別: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兩個概念,它們均屬于故意犯罪的形態類型,極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并不具備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 兩者異同點: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別: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兩個概念,它們均屬于故意犯罪的形態類型,極易混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并不具備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 兩者異同點: 1、發生的時間不同。 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
挪用”,是由“挪”與“用”兩種行為結合而成,挪用公款罪,是典型的職務犯罪,挪用公款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
一、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概述 共同犯罪是相對于單獨犯罪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我國刑法第25條第1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這一定義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要件:(1)二人以上;(2)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的犯罪行為。從形式上...
共同犯罪強奸罪從犯中止怎么認定認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樣應當從犯罪中止的構成特征,即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有效性四個方面來認定。共犯中止與單獨犯的中止構成條件在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特征的認定上并無太大出入,不同之處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
【摘要】 關于自動放棄重復侵害的行為性質,個別行為說(未遂犯說)與犯行計劃說(折中說)存在明顯的缺陷;整體行為說(中止犯說)原則上具有妥當性,但需要修正。放棄重復侵害中的行為不僅包括一切手段行為,而且包括變更手段的行為。放棄重復侵害的行為是...
犯罪中止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不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以上說的是其自動放棄犯罪. 量刑: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
一、新刑法縱火罪要判多少年1、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1)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