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得稅與國際服務貿易的關系
WTO框架下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界定了服務貿易的四種交易模式:(1)在一個成員境內將服務提供至任何其他成員境內(跨境交付);(2)在一個成員境內,向其他成員在該成員境內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境外消費);(3)一個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其他成員境內的商業存在提供服務(商業存在);(4)一個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其派往其他成員的自然人提供服務(自然人流動)。
所得稅措施能夠對上述服務產生影響,主要問題在雙重征稅和稅收歧視兩方面:
1、雙重征稅
在所得稅領域,多數國家普遍同時主張居民稅收管轄權和來源地管轄權,這就產生了三種類型的雙重征稅:(1)居民稅收管轄權和來源地管轄權重疊導致的雙重征稅;(2)居民稅收管轄權和居民稅收管轄權重疊導致的雙重征稅;(3)來源地管轄權和來源地管轄權重疊導致的雙重征稅。
這些類型的雙重征稅在服務貿易中也會出現。比如:
(1)甲國A銀行向乙國B公司發放一筆貸款,B公司要為此向A銀行支付利息。乙國認定A銀行的利息收入為來源于乙國的所得,要予以征稅;而A銀行作為甲國居民納稅人,該筆利息所得也要在甲國納稅。這樣,該筆利息就面臨雙重征稅。
(2)甲國A公司在乙國注冊成立一個子公司B提供服務。乙國對居民公司的認定采用注冊地標準,B公司為乙國居民納稅人。甲國對居民公司的認定還采用實際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標準。如果B公司的實際管理和控制中心在甲國,則B公司同時也是甲國的居民公司。這樣,B公司的境內外全部所得要同時向甲國和乙國納稅。
(3)甲國A銀行向乙國B公司發放一筆貸款,B公司將貸款交給其在丙國的分公司C使用,利息由分公司C承擔和支付。如果乙國對利息的來源認定標準為借款人為居民的所在地,丙國采用常設機構標準,則A銀行的該筆利息要同時被乙、丙兩國主張來源地管轄權從而被雙重征稅。
2005年4月18日,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關于正式啟動中澳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中澳兩國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已進入實質階段。2006年9月,中澳啟動了第6輪談判,農產品貿易問題成為談判的焦點。中國與澳大利亞都是亞太地...
所謂貿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員方通過多邊貿易談判,降低和約束關稅,取消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擴大本國市場準入度。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進行貿易自由化。自由貿易政策允許貨物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國際價值規律作用下...
[摘要]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經成為影響國際貿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國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約束。技術性貿易壁壘可以基于技術水平的差異、政府的主動干預而形成,也可能是其中涉及的不同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結果。本文主要從國家間貿易政策博弈和各國內...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中小企業建議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貿易自由化呼聲的高漲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深,貿易壁壘在國際組織的規范和各國之間相互協調的努力作用下逐步得到了降低。在這種背景下,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
1.影響我國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主要貿易伙伴有美國、日本、歐盟、韓國、東南亞以及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與他們的貿易額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85%以上。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大多數是世界貿易組織貿易與環境委員會成員,也是綠色貿易保護主義最為盛行的地區。...
世界貿易組織并不是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簡單擴大,相反它完全代替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根據《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的前言,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大幅度和穩定地增加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
貿易保護主義概況 貿易保護主義是指通過關稅和各種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商品競爭的國際貿易理論或政策。關稅、進口配額、外匯管制、煩瑣的進出口手續、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等都是國際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 貿易保護主義的新...
摘要: 當前,世界貿易中出現了一種新動向:一些發達國家經過制訂高于發展中國家的環境質量標準來推行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即以高環境標準準入條件作為限制進口的手段,從而使傳統的貿易壁壘逐步演變成環境壁壘,成為綠色貿易壁壘。本文在認識和弄清綠色壁壘實...
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以及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集成制造技術等這類對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和國際競爭力有著重大影響的技術,國際上稱之為戰略技術。戰略技術的發展高度依賴堅實的技術基礎和生氣勃勃的研究工作;對政府而言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從基...
所謂技術貿易壁壘,是指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或保護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為由,采取一些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性措施,這些措施成為其他國家商品自由進入該國的障礙。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