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異地醫療過錯向哪家法院申請
我國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章規定,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通常情況下,患者及其家屬針對的被告往往是醫療機構、預防、防疫、婦幼保健等,這些機構在法律上稱之為“法人組織”,所以如果患者及其家屬要通過醫療訴訟解決醫療糾紛,就應當到這家醫療機構所在地的法院進行訴訟,這家法院就是“管轄法院”。我國訴訟法規定管轄法院原則是“原告就被告”,即應以被告(醫院)所在地,而不是患方所在地起訴為原則。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個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患方可向上述兩家機構的任何一個管轄法院進行訴訟。同時為防止兩家法院同時受理同一案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比如說,患者及其家屬到甲區的A醫院就醫,但是,按照A醫院的規定,做手術應當到該醫院設在乙區的分院治療,結果在手術過程中生產醫療糾紛,那么,患者及其家屬可以選擇甲區的法院,或者乙區的法院作為管轄法院進行訴訟。
二、如果發生醫療過錯怎么處理
首先發生醫療糾紛雙方先進行調解,調解的方式有三種,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式或者一種調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進行調解。調節方式如下:
1.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尊重患方知情權的義務,應當就患者病情及診斷治療經過做出專業性的說明解釋,加強與患方的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調解:醫患雙方通過溝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則,互諒互讓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的,應當簽訂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簽字蓋章。
3.第三方調解。
如果糾紛不能成功調解,那么可以進行司法鑒定,根據司法鑒定結果走法律程序進行處理。司法鑒定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一般在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
司法鑒定之后可以進行法律訴訟,法院判決之后,任何一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原一審判決不生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上訴期滿未上訴或兩審終審后,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三、醫療過錯怎么起訴
1、訴前準備工作。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糾紛了。
2、訴訟。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這是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醫療糾紛訴訟的大局。說白了,打醫療糾紛訴訟其實就是打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應認真對待,向專家小組提交的《陳述書》內容應盡可能詳細陳述醫療經過,同時著重指出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哪些過失,違反何種診療規范。
4、賠償款的確定。醫療過錯鑒定結果出來后,如認為構成醫療過錯,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如某患者被確診為癌癥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盡管醫方的診療失誤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醫方對患者的死亡負全部賠償責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會支持。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異地醫療過錯向哪家法院申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醫療過錯屬于侵權案件,應該由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發生地的法院進行管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
醫療損害責任過錯鑒定是什么意思醫療過錯鑒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民事案件的過程中,依據職權或應患者任何一方的申請,委托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患者方所訴醫療損害結果與醫療方過錯有無因果關系等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評定和判斷,從而為訴訟案件...
一、對醫療過錯鑒定不服能提訴訟嗎建議不服可以申請重新鑒定,而不是先提起訴訟。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對一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次鑒定。從訴訟的角度考慮,患方多數沒有必要申請再次鑒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
醫療過錯鑒定做不出法院駁回訴訟請求該怎么辦有理有據的就不要上訴了,如果沒有合法依據的,可以在上訴期限屆滿前提出上訴。當發生醫療糾紛的時,申請法院做醫療過錯鑒定有利于更加公正的維護患者的權益;在醫療過錯鑒定時,大家要積極配合法院和鑒定機構的工...
原告起訴后申請醫療司法過錯鑒定而被告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法院如何處理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精神,應首先委托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對于經過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可以根據患者的申請進行醫療司法過錯鑒定。相關法律規定:《...
醫療事故技術水平不能醫療過錯鑒定時該怎么辦醫療事故技術水平不能醫療過錯鑒定時,那么雙方可以去進行司法鑒定。司法鑒定也能夠對醫療事故作出認定,從而作出判定。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程序1、醫療過錯鑒定的申請醫患雙方均可申請醫療過錯鑒定,但是在《侵權責...
醫療事故過錯鑒定申請的司法程序有哪些醫療過錯鑒定的程序,醫患雙方、法院、鑒定機構都參與其中,具體要經過下面幾個環節:(一)醫療過錯鑒定的申請原則上,醫患雙方均可申請醫療過錯鑒定,但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醫療機構有過錯時,才承擔與過錯程序相...
醫療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 民事訴訟中對舉證責任的分配,通常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提出權利請求和事實主張的一方承擔舉證責任。目前,在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活動中,舉證責任的分擔是依據2002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
醫療過錯責任的劃分表是什么樣的1、醫療事故鑒定的任務是綜合分析醫療過錯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錯行為的責任程度。2、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錯行為責任程度分為:①...
醫療過錯怎樣進行鑒定目前,患者可以在訴訟前先委托律師事務所到有鑒定資質的法醫中心進行醫療過錯鑒定。確定醫院存在過錯的,患者則可向醫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患者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申請醫療...
一、試管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程序 1、醫療過錯鑒定的申請 醫患雙方均可申請醫療過錯鑒定,但是在《侵權責任法》實施后,由于醫療機構有過錯時,才承擔與過錯程序相適應的賠償責任,舉證責任由患方來承擔。在發生醫療糾紛時,患方如果不能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