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甲公司以出包方式建造一幢辦公大樓,2010年8月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其工程預算造價1800萬元,施工方已開具發票金額1500萬元。因施工方暫未提供工程決算報告,甲公司按1800萬元估價入賬。2011年7月,施工方提供竣工決算報告,其實際造價2029萬元,雙方均確認,施工方又開具了金額為529萬元的發票。假設會計與稅法規定的使用壽命均為20年,殘值率為0。甲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分析
(一)2010年
1.2010年8月,辦公大樓投入使用
借:固定資產18000000
貸:在建工程18000000。
2.2010年9月~12月,每月計提折舊
月折舊額為18000000÷(20×12)=75000(元)。
借:管理費用75000
貸:累計折舊75000。
3.2010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固定資產賬面金額、計稅基礎相等,折舊年限相等,不需要作納稅調整。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五條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后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進行。
(二)2011年
1.2011年1月~7月,每月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75000
貸:累計折舊75000。
2.2011年7月竣工決算,取得全額發票,調整暫估價值
借:固定資產20290000
貸:在建工程20290000。
同時調整上年度(2010年)會計、稅法折舊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
2010年會計上確認的折舊為75000×4=300000(元)。
2010年稅法上確認的折舊為20290000÷(20×12)×4=338166.67(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338166.67-300000)×25%=9541.67(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9541.67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9541.67。
2012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巡視員盧-云在訪談中明確指出,國稅函〔2010〕79號文件第五條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后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進行。此條所指的調整包括根據發票調整企業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以及折舊額。甲公司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取得全額發票,應調整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同時以前年度計提的折舊也應作相應調整。
3.2011年8月~12月,每月計提折舊
月折舊額為(20290000-75000×11)÷(20×12-11)=85000(元)。
借:管理費用85000
貸:累計折舊85000。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規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4.2011年會計、稅法折舊差異
2011年會計上確認的折舊為75000×7+85000×5=950000(元)。
2011年稅法上確認的折舊為20290000÷20=1014500(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為(1014500-950000)×25%=16125(元)。
借:所得稅費用16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6125。
2011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中反映調減金額=1014500-950000=64500(元),即調減應納稅所得額64500元。
(二)2012年
1.每月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85000
貸:累計折舊85000。
2.2012年會計、稅法折舊差異
2012年會計上確認的折舊為85000×12=1020000(元)。
2012年稅法上確認的折舊為20290000÷20=1014500(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1014500-1020000)×25%=-1375(元)。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1375
貸:所得稅費用1375。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中反映調增金額為1020000-1014500=5500(元),即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500元。
如果甲公司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12個月后才取得全額發票,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會計、稅法折舊差異如何調整?筆者認為,如果在該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沒有取得發票,則稅務處理時不再調整12個月內的折舊額,按現有發票金額調整計稅基礎并以直線法計提折舊,在稅前扣除。
編制紅字會計分錄是會計工作中的一個老問題,本不值得探討,然而隨著現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出臺,紅字會計分錄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有五十余處提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卻從未提到紅字會計分錄。人們不禁要問:什么情況下編紅字分錄?什...
借款人獲得貸款后,未按約定的還款日期歸還貸款,因銀行內部或外界因素或理由,該貸款及利息不會也不能在短期內獲得償還,為了管理或處理的需要,對該貸款余額不再做計息處理,但貸款本金余額及以前產生尚未歸還的利息仍記在原借款人名下。存貨月末暫估入賬的...
信用卡停息掛賬怎么做賬?如果經過客戶報賬,并在報賬日進行暫估的自己收入超過賬單金額20%,將不可暫估,一般暫估金額都是20%左右。 這樣,賬單分期 的協商利息是按照報賬日的能力賬單金額計算并扣除,如果不暫估,賬單分期出賬利息計算成本后再計...
2010-12-6 20:37提問者:匿名 如:A公司帳面有掛帳3年多的應付帳款-暫估應付款B公司 30萬元,形成原因是:A公司于3年多以前預付給B公司貨款30萬元,貨于付款當月收到。 A公司當年的兩筆會計分錄如下: 付款時: 借 預付帳款...
隨著醫療業務的擴大,醫院流動資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醫院流動資金的供需矛盾和管理難度日益突出。為使有限的流動資金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或為緩解醫院流動資金不足,大部分醫院在物資采購與付款過程中,都采取先物資采購、后付款的資金管理模式,即產生了應...
股權交易中,對交易標的進行資產評估已經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從財務角度看,估值的基礎之一就是企業財務信息的完整披露,如果連財務信息披露都不完整,那么依據該等信息作出的估值自然不可能靠譜。然而,本文所分析的案例中,在某國有股權轉讓過程中,盡...
(一)債務人的會計處理 1、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某項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現金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2、以非現金資產清償某項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
暫估。借:勞務費 貸:應付暫估。付款了沖掉 借:應付暫估 貸:AP我公司無力償還3500,請會計做分錄1. 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的會計分錄為:借:應付賬款/應付貨款; ; ; ;貸:營業外收入2. 確定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是因為應付賬款是負債...
應收票逾期了,屬于無效票據,應轉入應收賬款;對方賬務處理為,應付票據預期,轉入應付賬款。笑望采納,謝謝!應付票據到期日在月底,要提前關賬怎么處理借:應付票據 貸:短期借款票據到期無法償還,銀行通知將應付的票據款作為逾期借款處理應付票據逾期 ...
貸款逾期抵押作價入賬的會計分錄及處理 一、引言 貸款逾期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約定的期限歸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從而導致貸款逾期。而抵押資產是指借款人為了擔保貸款本金及利息的還款,而提供給銀行的資產,如房產、車輛等。當貸款逾期時,銀行需要采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