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保護令,人身安全保護令標準如何把握
依據我國反家庭暴力法的相關規定,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受害人并無性別之分,只要是遭受到家庭暴力的一方即有權申請。
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標準
(一) 何時可以申請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時可以申請。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家庭成員,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近親屬,也包括其他具有親密親屬關系的人,例如公婆與兒媳,岳父母與女婿、姑嫂等親屬。另外,家庭成員不以共同生活為必要條件。
(二) 誰可以申請男性遭受到家暴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反家庭暴力法對所有家庭成員均一視同仁。法院是審判機關,實行不告不理,因此要想啟動人身安全保護令程序,應當由當事人或者法定主體依法提出申請。
1.受害人本人提出申請;
2.其他法定主體代為提出申請。可以是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救助管理機構。以上內容是小編對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人身安全保護從對施暴者的事后懲罰變為對受害者的事前保護,在施暴者與受害者之間建立起了一堵“防火墻”,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更好的調整社會關系,同時強化司法保護人權的功能。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一種民事強制措施,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確保婚姻案件訴訟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
提起家庭暴力,大家普遍想到的是肢體暴力行為,而事實上,另一種同樣具有傷害力的家庭暴力——精神暴力(也稱為“軟暴力”)已經頻繁出現在婚姻家庭生活中。 與拳腳相...
導讀:婚姻生活是美好的,可在美好的婚姻生活中,有時候也會發生一些令人難過或者不知所措的事情,家庭暴力就是婚姻生活中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問題。假如不幸遭遇了家庭暴力,那么我們該如何保全自己,維護自身權益?想離婚的話,又該如何收集證據呢?看律師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諧穩定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繁榮的基石。重視家庭,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法院在有關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民法典關于樹立優良家風,弘...
編者說:案例一:陳某訴胡某離婚糾紛案案例二:柴某訴魯某離婚糾紛案 案例三:劉某訴景某離婚后損害責任糾紛案案例四:王某訴張某離婚糾紛案案例五:李某訴劉某離婚糾紛案案例六:林某訴李某離婚糾紛案案例七:楊某訴劉某離婚糾紛案案例八:劉某訴韓某離婚糾...
無論是2016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還是2021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都表明國家禁止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事實上,據公開數據顯示,約30%的中國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一、什...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這是常識。但是很多受害者并沒有真正理解常識的意義,以為家暴是可以改變的壞習慣,還會在施暴者的事后追悔及補償下原諒家暴行為。 實際上,家暴不是壞習慣而是犯法行為,而且,原諒就是縱...
家暴是違法犯罪行為,任何家暴都應當被制止,我國制定有《反家庭暴力法》,對家庭暴力的定義以及相應的預防制止措施給以了明確。 先來看什么家暴?家暴并非就只是身體的暴力,也包括精神的暴力。《反家庭暴力法》第2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
近年來,家暴在家庭生活中屢見不鮮,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我國于2015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其中,該法規定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能夠有效預防家暴的發生。 一、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