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辦部門:工傷保險處
辦理期限:60日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發生之日起或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各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勞動全同文本或有效證明(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三)工傷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害職工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書,死亡證明書記搶救記錄;(四)事故報告;(五)工傷職工和家屬身份證復印件。
屬于下列情況還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一)職工發生工亡的,提交死亡證明;(二)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其他相關證明;(三)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相關部門的證明。(四)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五)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六)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提交民政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七)屬于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專業、復轉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以及勞動能力鑒定機構對舊傷復發的確認;(八)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提交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
在收到申請人的工傷認定申請后,應及時審核,對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受理或不予受理
15日內舉證↓
調查、核實資料
向用人單位發舉證通知書
15日或60日作出工傷、視同工傷、不予認定工傷的決定送達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自接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工傷鑒定后傷情加重可以重新鑒定嗎工傷鑒定后傷情加重可以重新鑒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八條: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工傷鑒定流程1.申請...
在很多方面,我國各個地區規定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就那工傷認定來說吧,雖然具體的認定標準是由《工傷保險條例》中作出了規定,但就認定流程來看各個地方的規定還是有些許不同。那北京工傷認定流程是怎樣的呢?現在就讓瑞律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北...
工傷醫療費報銷流程是怎樣的,需要準備什么材料一、工傷醫療費報銷流程方式一:工傷職工出院時候直接辦理費用報銷結算手續。方式二:申請人攜帶規定資料前往社保機構辦理報銷手續。【注】:具體報銷流程依據本地政策執行。工傷醫療費報銷流程首先在社保中心領...
一、下面是工傷傷殘鑒定需要的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職工本人身份證明; (三)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初次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本人無法申請、由其直系親屬或者工會組織提...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所有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上述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保障金。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
怎么避免工傷和事故 怎么避免工傷和事故傷害賠償扯皮?這3類收到工傷賠償邀請而不明確收費標準,你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判斷在哪些地方收費,才有的談我認為按照工傷保險辦法:工傷治療的場所和時間、醫療診療、康復、交通住宿和康復、假期治療和工傷...
工傷死亡事故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1、立即向當地工傷保險管理機構填報工傷死亡報告,提請工傷認定。發生死亡事故,勞動監察、安全管理、公安監察會介入調查,確定責任,待工傷認定后進行后續事務流程。2、用人單位必須是為員工購買了工傷保險的,勞動部門才會...
一、私人做傷殘鑒定怎樣鑒定?因為傷殘鑒定是有幾種情況下才進行的: 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由公安交警指定進行的,不接待私人驗傷要求; 2、治安傷殘鑒定是公安開具驗傷單指定進行的,不接待私人驗傷要求; 3、刑事傷殘鑒定有公安法醫進行的; 4、殘...
并非所有的用人單位在職員受傷后,都會主動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的,此時,若職員確定是因公受傷,可以向當地的鑒定機構提出鑒定請求。當然,該請求也可以由用人單位提出。由于鑒定機構能約束到多方的行為,故而只有指定機構才可以受理鑒定請求。重慶市的公民只能...
裁判要旨:如何理解個人在公司負責人處簽字捺印,是否具有個人擔保的意思表示。首先應考慮擔保人提供個人擔保是否具有相應的權利外觀,一般表現為:個人在擔保方處簽字捺印,且個人的簽字捺印與公司印章區分明顯,從形式上看擔保人個人簽字捺印行為的效力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