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項稅抵扣的涉稅核算會計科目:
1.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增設“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明細科目,并在該明細科目下增設“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等專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或應稅勞務等而支付的、準予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專欄,記錄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因某些原因而不能抵扣,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已抵扣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
2.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企業,應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該專欄用于記錄企業以當年新增的增值稅額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
賬務處理:1.外購固定資產時所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款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業務?可采用與購買存貨相一致的會計處理方法:借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對于隨固定資產購置發生的運費,在取得貨物運費發票,經國地稅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按稅法規定準予抵扣的部分直接計入增值稅“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其余部分轉入固定資產的價值,會計處理方法與物資采購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致。
例1.甲企業從國內乙企業采購機器設備一臺供生產部門使用,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500000元,增值稅85000元,購進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用5000元,取得合法發票,均用銀行存款支付。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50465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85350
貸:銀行存款590000.
2.對于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接受投資、捐贈等形式取得固定資產時的交易可作為“視同銷售行為”進行處理。按照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固定資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工程物資”等科目,按照增值稅與固定資產價值的合計數,貸記“實收資本”(接受投資取得)、“應收賬款”(債務重組方式取得)、“營業外收入”(接受捐贈方式取得)。
例2.甲企業接受丙企業捐贈轉入的機器設備一臺,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500000元,增值稅85000元。
新準則釋讀:根據2006年2月份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五章第二十七條,“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利得是新會計準則中引入國際會計準則的一個新概念之一,而收入是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接受捐贈是企業非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新準則將其歸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增加當期的所有者權益。舊準則接受捐贈時記入“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年底再轉入“資本公積”等科目,但“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在2006年10月30日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已經取消了,而是將其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待應交所得稅金額轉入“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50000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85000
貸:營業外收入585000.
例3.甲企業以自己生產的成品成本450萬元,計稅價570萬元,換取丁企業設備一臺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570萬元,增值稅96.9萬元。
新準則釋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規定,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視同銷售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按其公允價值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這種情況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購銷活動,應視同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在會計實務中,雙方都要做購銷處理,根據各自發出的貨物核定銷售額,計算應繳納的銷項稅額。收貨單位可以憑以物易物的書面合同以及與之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報經稅務機關批準后予以抵扣。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570000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969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57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69000
結轉存貨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4500000
貸:產成品4500000.
例4.戊公司因購貨原因于2007年1月1日產生應付甲公司賬款100萬元,貨款償還期限為3個月。2007年4月1日,戊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經與甲公司協商進行債務重組。雙方同意:以戊公司生產的吊車用作甲公司的生產經營,這設備成本5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為80萬元。假設甲公司未計提壞賬準備,戊公司向甲公司開具了專用發票,價款80萬元,增值稅13.6萬元。
新準則釋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該準則最大的特點就是公允價值的使用和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而不是計入權益。因此,采用新準則以后,債務重組中債權人應當按照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其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債權人應當將相關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債務重組損失(若已計提減值準備的,應先沖減減值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債權人甲公司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80000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136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64000
貸:應收賬款1000000.
進項稅額轉出的涉稅核算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已按規定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的,如果相關固定資產用于非應稅項目,或用于免稅項目和用于集體福利及個人消費,以及將固定資產用于不適用范圍的機構使用等,應將原已計入“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的金額予以轉出,借記“固定資產”,貸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期末結轉的涉稅核算1.如將應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減未交增值稅時,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
例5.期末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未交增值稅20000元。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20000
貸: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20000.
2.期末,企業以當期新增增值稅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時,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關于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有關規定。建造合同的施工期較長,通常要跨越一個會計年度。為了及時反映各年度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一般情況下,不能等到合同工程完工時才確認收入和費用,而應按照權責發生制...
(一)按新準則規定,待攤費用科目中一些內容已不在該科目中核算。 1.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1.請問企業計提壞賬準備都有哪些法規依據 <;企業會計制度>>第二章 資 產第十八條 應收及預付款項應當按照以下原則核算:(五)企業應于期末時對應收款項(不包括應收票據,下同)計提壞賬準備。壞賬準備應當單獨核算,在資產負債表...
1.會計實務和稅收法規有哪些呢 (1)收入確認。新準則和稅法對收入確認在時間上的規定差異較大。新準則從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出發,側重于收入實質性的實現;而稅法從組織財政收入的角度出發,側重于收入社會價值的實現(對單個企業來說收入可能...
2000年12月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先后在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執行,并逐步推行到國有企業的財務工作中。2006年2月,財政部發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并將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執行,同時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本文立足...
1.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
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它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在途物資、原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商譽、庫存商品、長期股權投資。 資產類會計科目 1、貨幣資金 新準則中現金科目變更為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
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它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在途物資、原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商譽、庫存商品、長期股權投資。 資產類會計科目 1、貨幣資金 新準則中現金科目變更為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
1.《公司法》關于公司利潤分配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公司法對利潤分配的新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稅后利潤只需按10%提取法定公積金,不用再提取法定公益金。2005年底的法定公益金如有余額,應將其轉至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2006年余額應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