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企業會計制度>>
第二章 資 產第十八條 應收及預付款項應當按照以下原則核算:
(五)企業應于期末時對應收款項(不包括應收票據,下同)計提壞賬準備。
壞賬準備應當單獨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中應收款項按照減去已計提的壞賬準備后的凈額反映。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十八條 納稅人按財政部的規定提取的壞賬準備金和商品削價準備金,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九條 不建立壞賬準備金的納稅人,發生的壞賬損失,經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后,按當期實際發生數額扣除
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企業應當列出目錄,具體注明計提壞賬準備的范圍、提取方法、賬齡的劃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有關各方備案,并備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資者查閱。壞賬準備提取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仍然應按上述程序,經批準后報送有關各方備案,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企業在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時,應當根據企業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合理地估計。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等,以及應收款項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種情況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1)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2)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3)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4)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應將其賬面余額轉入應收賬款,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企業對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對有確鑿證據表明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如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等,根據企業的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辦公會或類似機構批準作為壞賬損失,沖銷提取的壞賬準備。
企業在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時,應當根據企業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情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合理地估計。
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等,以及應收款項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種情況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1)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2)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3)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4)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壞賬準備是企業對預計可能無法收回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應收預付款項所提取的壞賬準備金。
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根據歷史經驗,債務單位財務情況及相關信息,合理估計,提出目錄和提取比例經企業董事會批準執行。
在企業壞賬準備核算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的規定采用備抵法核算壞賬損失時,企業在計提各項應收款項壞賬準備前,應當列出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款項目錄并具體注明計提壞賬準備的范圍,提取方法、賬齡的劃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依循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送有關各方備案,同時備置于企業所在地以供投資者查閱。壞賬準備的提取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變更應按上述程序經批準后報送有關各方備案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2.企業對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減少損失。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按照企業的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作為壞賬損失,沖銷已提取的壞賬準備。必須指出對于已確認為壞賬的應收款項并不意味著企業放棄了追索權。
3.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如果是從直接轉銷法變更為備抵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這一點沒有什么異議。但從應收款項余額百分比法變為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是屬于會計政策的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是值得討論并應予明確的問題。所謂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及企業所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出的判斷。所以余額百分比法和賬齡分析法都是備抵法的范疇,它們的會計原則并無二致,但是二者畢竟屬于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對壞賬損失總體比例的估計以及估計的技術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它們兩者之間的變更既有會計政策變更的因素又有會計估計變更的因素。《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規定:"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很難區分時,應按照會計估計變更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所以,從應收款項余額百分比法變為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應當視為會計估計變更采取未來適用法而不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4.企業要準確界定應收款項的賬齡,關注應收款項賬齡披露的合規性、合理性和邏輯性。采用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時應收款項賬齡界定是否準確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當期的經營業績。在實務工作中有些人認為以前年度結余的應收賬款只要在當期有貸方發生額發生,不論次數和金額大小在當期期末就一律將之確認為賬齡一年之內。這是過于簡單的工作方法,不利于企業資產質量的準確反映。根據財政部有關文件的規定,采用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時,收到債務單位當期償還的部分債務后,對剩余的應收款項不應改變其賬齡,仍應按原賬齡加上本期應增加的賬齡確定。當存在多筆應收款項且各筆應收款項賬齡不同的情況下,收到債務單位當期償還的部分債務應當逐筆認定收到的是哪筆應收款項;如果確實無法認定的,按照先發生先收回的原則確定,剩余應收款項的賬齡也按上述原則確定。在會計報表應收款項的項目注釋中還要注意應收款項賬齡披露的合規性和合理性等問題。根據現行證券法規制度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年報中應披露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預付賬款的賬面余額、賬面價值的賬齡情況。
在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如果應收預付款項在本年中沒有收回,那么該款項的賬齡會相應增加一年。如果本年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發生變化或者發生了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特殊交易,上述數字的邏輯關系就有可能不成立。因為新合并進來的應收預付款項有可能賬齡原本就在一年以上,重組進來的應收款項預付款項的規模和賬齡結構一般與重組出去的是不完全相同的。
5.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還要注意應收款項賬齡披露的前后一致性問題。要注意期初和期末應收款項賬齡段的劃分、各個賬齡段應收款項的壞賬準備和賬面余額之間的對應比例關系與會計報表附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部分中所表述應收款項賬齡段的劃分標準以及各個賬齡段應收款項的壞賬計提比例是否一致。根據會計準則與稅收法規相分離的原則,企業計提壞賬準備的會計規定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要按照稅法規定調整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現行所得稅法在企業壞賬準備的計提范圍、計提方法、壞賬估計的比例等方面都作了比企業會計制度更為嚴格的限制性規定。
1.計提壞賬準備時:借:資產減值損失貸:壞賬準備2.發生壞賬損失時:借:壞賬準備貸:應收賬款3.壞賬收回時:借:應收賬款貸:壞賬準備借:銀行存款貸:應收賬款例如:2007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500萬元,2008年2月收回已轉銷壞賬3萬元,2008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600萬元(壞帳計提比例1%)1、借:資產減值損失5萬元貸:壞帳準備5萬元2、借:本年利潤5萬元貸:資產減值損失5萬元3、借:銀行存款3萬元貸:應收賬款3萬元4、借:應收賬款3萬元貸:壞帳準備3萬元5、借:壞帳準備2萬元貸:資產減值損失2萬元6、借:資產減值損失2萬元貸:本年利潤2萬元僅供參考。
1241 壞賬準備(0.5%)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收款項等發生減值時計提的減值準備。
二、壞賬準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確定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大于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金額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對于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作為壞賬損失,轉銷應收款項,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三)已確認并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后又收回的,應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分保保險責任準備金”、“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已確認并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后又收回的,企業也可以按照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壞賬準備。
不包括應收票據,因為這是銀行墊付的一般沒風險。
新會計準則規定,當企業的應收賬款發生減值時,應當將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從稅法角度,稅法一直以真實性為原則,只有真實發生的,才可以作為準予抵扣項目在稅前抵扣。但原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中,對于壞賬損失的處理。
一方面遵循稅法的原則,要求在實際發生壞賬損失時才可以稅前抵扣;另一方面,又允許企業計提少量壞賬準備,予以稅前抵扣。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在這方面,徹底貫徹了真實性原則,規定未經稅務主管部門核定,除金融企業外的其他企業不允許計提壞賬準備。
從會計制度上將可以直接轉到管理費用。從稅法上講這種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必須提供相應的證據并經稅務機關審批。政策依據及相關手續:《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稅發【2009】88號文件第十六條:企業應收、預付賬款發生符合壞賬損失條件的,申請...
壞賬準備至少每年計提一次。壞賬準備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采用備抵法。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要估計壞賬損失,設置壞賬準備賬戶。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
以債權金額為計提基數。一般包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估計不可收回的應收賬款是否計提壞賬準備?據估計,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應作為壞賬準備。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面檢查,預測各種應收賬款可能發生的壞賬,對不...
逾期一年以上壞賬的資產計稅基礎 序號:1 資產計稅基礎是指企業對于一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核算的基礎。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資產計稅基礎是資產負債表上的一項重要數據,對于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具有重要的反映作用。而在稅務領域,資產計稅基礎...
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轉銷法;二是備抵法。 直接轉銷 直接轉銷法是指在壞賬損失實際發生時,直接借記資產減值損失-壞賬損失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這種方法核算簡單,不需要設置壞賬準備科目。關于直接轉銷法,我們還應掌握以下兩個要...
逾期未收回利息三個月后會計處理方法 一、背景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客戶逾期未收回貸款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采取相應的會計處理方法,確保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合規性。本文將介紹逾期未收回利息三個月后的會計處理方法。 二、逾期未...
逾期三年的應收賬款是企業財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客戶逾期未付,從而使企業無法及時收回欠款。對于這種欠款,企業需要采取正確的稅務處理方式來減少稅務負擔。本文將介紹逾期三年的應收賬款的稅務處理方法。 一、稅務處理方式 1. 未...
計提壞賬準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貸:壞賬準備 發生壞賬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xx單位 壞賬計提多了沖回 借:壞賬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 轉銷的壞賬又回收 借:應收賬款---xx單位 貸:壞賬準...
一、壞賬準備計提方法:資產減值損失——壞賬準備;貸款:壞賬準備;企業發生壞賬時,確認壞賬。借:壞賬準備貸:應收賬款收回以前年度發生的壞賬時,轉回壞賬。借:銀行存款貸:壞賬準備。會計學壞賬準備(1)2001年計提壞賬準備= 100萬* 0.5...
融資利用商業承兌匯票進行融資活動,主要是指債權企業用商業承兌匯票向銀行貼現而取得款項。這種利用商業承兌匯票進行融資的方法,對于票據的債權企業和債務企業都可能會使用,至于它們各自的具體操作,分述如下:1.債權企業融資。為了解決臨時的資金周轉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