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國累計參與境外資源合作項目195個,總投資46億美元;累計設立各類境外企業6610家,協議投資總額123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84億美元。中國參與跨國資本流動和跨國并購呈現以下特點。
(一)多種形式的對外經濟合作業務持續穩定增長
油氣、礦產、林業、漁業等境外資源合作項目運作良好,經濟效益逐步顯現。特別是跨國并購成為新興形式發展迅速,迄今累計投資約12億美元。此外,中方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開展農業合作也取得一定進展。
(二)大型項目不斷增多,技術含量日益提高
2001年中國境外項目平均投資額達252萬美元,比2000年提升近30%.一批以通信網絡、應用軟件等高科技產品開發為主的國內企業通過在香港、美國等地設立公司,加快了建立國際營銷網絡的步伐。2001年新簽合同額達上億美元的大型工程項目15個,主要涉及電力、交通、建筑、石化等行業,經營方式逐漸向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承包、BOT等發展。
(三)開拓新市場、新領域初見成果
國內企業境外投資領域拓寬到生產加工、貿易、資源開發、交通運輸、承包勞務、農業及農產品綜合開發、旅游餐飲及咨詢等,投資重點逐漸從港澳、北美地區向亞太、歐洲、非洲、拉美地區擴展,分布日趨均衡。
(四)大型骨干企業表現突出,龍頭作用顯著
2001年,中*油、中*化等一批大企業漸成中國境外投資主力軍。而優秀民營企業如**萬向、**空調、新*望等則以開展境外加工貿易為切入點,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成為“走出去”中的重要力量。另外一些優勢企業如華-源、海-爾等還開始實施海外投資戰略,并初具跨國公司的雛形。
二、國外企業跨進來
(一)并購——外資進入中國的另一種途徑
1998-2000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分別達到454.6億美元、403.98億美元和407.72億美元。外資在中國的直接投資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建立“三資”企業;第二種是并購中國企業實現控股或參股。在我國,外資長期以來主要是以設立“三資”企業方式直接投入的。以“三資”企業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對外資而言其優點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本土化優勢,能較好地利用當地資源,又能享受東道國的優惠政策。其缺點是:三資企業從建立到實現盈利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新建的三資企業與中國投資方往往處于同一行業形成競爭,導致市場上競爭者數量增加;三資企業的資本僅來源于發起人的出資,缺乏更廣闊的籌資渠道。
產融雙驅,是指企業結合產業和金融進行商業模式和發展模式的重構,推動企業擴張,促使產業升級和盈利能力提升,不斷追求資本增值的過程。產融雙驅可以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通過產業投資與資本經營相結合,另一方面通過產業與金融部門的資金協同。產能型...
缺乏可擔保財產與信息不對稱是中小企業難以融資的主要問題,新三板通過增加企業的知名度以及增強股權轉讓的流動性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股權質押融資、定向增發以及轉板等新的融資模式,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 一、股權質押融資 二、定向增發...
如以狹義PE概念衡量(即把VC排除在外),則如前面所述,中國大陸出現PE投資是很晚的事情。1999年國際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銀行可認為初步具備了PE特點,不過業界大多認為,中國大陸第一起典型的PE案例,是2004年6月美國著名的新橋資...
正文一、并購重組并購重組就是兼并和收購是意思,一般是指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一企業為了獲得其他企業的控制權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活動。并購重組是搞活企業、盤活企業存量資產的重要途徑。我國企業并購重組,多采用現金收購或股權收購等支付方式進行操作。常見并...
引言: 在企業并購中,相對于日常運營資金而言,并購資金具有融資規模大、融資期限長的特點。 從中國上市公司產業并購的發展來看,由于中國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工具單一,資金來源和并購支付方式往往成為制約大規模并購的主要瓶頸。 因而,企業是...
企業并購程序千差萬別,下文將細分為中企國內并購(非上市公司并購,上市公司要約并購),中企并購外企,外企并購中企三種并購類型詳解其流程,并就并購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做論述。一、企業并購流程解析(一)公司并購的五個基本階段1并購決策階段企業通過與財...
一、傳統并購基金傳統并購基金的運作模式,是指通過控股或較大比例參股標的企業,以管理提升、整合、重組等方式,提升標的企業價值,最后通過退出來實現投資收益。傳統并購基金在并購基金運作手法上,與國際資本市場風格較為類似,著眼于產業長期投資。具有代...
一、我國企業并購的主要融資方式 并購融資是指并購企業為了兼并或收購目標企業而進行的融資活動。根據融資獲得資金的來源,我國企業并購融資方式可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融資方式在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對企業并購活動中...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活動日趨活躍,比如借殼上市、業務整合、戰略轉型等等,并購重組也成了二級市場的熱門話題,并購重組的出現和活躍不僅發揮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并促進了資產評估中介機構的發展和企業價值評估技術的進步。一...
1、有限合伙基金通過投資目標公司IPO后退出 合伙制基金投資目標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后,投資實現證券化,溢價能力和流動性明顯增強,合伙制基金既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協議出讓的方式給收購方,實現現金收益。投資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