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犯專利權怎么認定
侵犯專利權的認定:從我國專利法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構成專利侵權行為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有被侵犯的有效的專利權存在。一項發明創造只有在其被授予專利權的有效期間內,才受法律保護,第三人實施該項發明創造才有可能構成侵犯專利權,在授于專利權以前,專利權期限屆滿后,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或者已經終止后,第三人的實施行為不構成專利侵權。
2、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只有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實施行為才可能構成專利侵權;凡經過專利權人許可的實施行為,例如書面許可,口頭許可或者默示許可等,則不構成侵權。默示許可是指一方當事人提出民事權利的要求,對方未用語言或者文字明確表示意見,但其行為表明已經接受的,即為默示許可。對于專利權人主動為他人實自己專利進行技術指導的行為,審判實踐中一般認定專利權人已經默示許可他人或被指導的廠家共同實施其專利技術,不構成侵權。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即以營利為目的的實施一定的行為,才可能構成侵權。不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不構成侵權。行為不屬于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另有規定一般是指在專利法上另有規定的情形,這是指專利法對專利權行使規定的某種限制。
看過了上面小編為大家整合的內容,相信你一定對侵犯專利權怎么認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您需要法律援助,或者有其他的法律需求,您都可以直接在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這里有專業的律師將為您提供解答。
該案例核心觀點:在發明專利公告后授權前(臨時保護期內),生產、銷售、使用落入發明專利保護范圍的產品均不構成侵權。 2021年1月1日之后,20號指導案例不再參照,需要嚴格按照專利法的規定認定專利侵權,專利...
我國的知識產權包括了三類,即商標、專利以及著作權。如果侵犯了其中一種的話,那都是可以認定為侵犯知識產權的。現實生活中,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是比較多的,而一旦認定構成侵權就要追究法律責任,那到底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都有哪些呢?下文中瑞律小編為你做...
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 1、當事人協商解決 專利侵權糾紛是民事糾紛,由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有利于平息紛爭,化解矛盾。修改后的《專利法》第57條首先提倡這種解決方式。但是協商解決不是請求處理或者起訴的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模式一般有協商解決、行...
我國著作權法目前只是對侵權行為進行了列舉,而沒有給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提供侵權認定的明確標準。各國著作權法及有關國際條約也無此類規定。與此不同,專利法與商標法都對侵權認定標準有相應的規定。譬如,我國專利法明文規定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其他國家專...
專利間接侵權行為在我國的法律依據 1.專利法的規定 我國現行《專利法》對專利間接侵權行為的構成以及責任追究沒有明文規定。 2.《民法通則》和最高院司法解釋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7)第130條規定了共同侵權及其責任承擔方...
自產自銷的產品被告侵犯他人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告可請求宣告涉案新型專利無效。當涉案專利被宣告維持部分有效的,涉案專利權的必要技術特征就會增多。當被控侵權產品沒有包含同樣這么多必要技術特征的,不侵犯涉案實用新型專利權。 專利權...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
導讀:2019年3月15日,高通公司(Qualcomm)宣布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的陪審團認定蘋果公司的iPhone 7、7 Plus、8、8 Plus和X侵犯了高通公司兩項專利號為8,838,949和9,535,490的美國專利,此外蘋...
司法審判原則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不存在絲毫不差的兩起案件,但這些并不妨礙對案件事實進行歸納,找出相同類型的社會關系和法律事實從而適用相同的審判原則,最終獲得...